簡介
蘇亦工:男1962年12月生,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7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從事中國法律史研究工作,先後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尤長於清代法制、香港法律史及比較法律史的研究,已發表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5部, 其中獨著3部,合著2部及編著一部。1993年8月-1995年10月在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院進修比較法制史。1997年9月-12月底、1998年12月-1999年1月、1999年11-12月、2001年2-3月間4度在香港大學法學院訪問,側重研究香港適用的中國固有法律及習慣(Chinese Law And Custom In Hong Kong)。2001年9月—2002年8月,受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資助在韓國漢城國立大學法學院從事訪問研究一年。2001年9月-2002年8月,受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資助在韓國漢城國立大學法學院從事訪問研究一年,著重研究韓國近代民商法史。其間先後在漢城大學、漢陽大學、江南大學、韓國法史學會、韓國明清史學會、韓國中國學會等學術機構發表學術講演或擔任學術評論人。2003年6-7月間,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交流學者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法學院作短期訪問研究,研究主題是"澳洲華人移民公民權之變遷"。
個人經歷
教育背景
1980年9月—1984年7月,河北師範學院歷史系本科生
1984年9月—1987年7月,北京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研究生
1997年9月-2000年7月,北京大學法學院在職博士研究生
工作履歷
1987年8月-1989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實習員
1989年9月-1995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助理研究員
1995年9月-2000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副研究員
2000年9月-2010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
2010年10月起: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個人成果
法學專著
出版專著5部,其中包括:
1.蘇亦工:《中法西用——中國傳統法律及習慣在香港》,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2.蘇亦工:《中法西用——中國傳統法律及習慣在香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
3.蘇亦工:《明清律典與條例》,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4.韓延龍、蘇亦工等著:《中國近代警察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1月版。
5.《中國近代警察制度》,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擔任副主編(主編韓延龍)。
譯著
蘇亦工譯:《法律現代主義》,原著戴維·魯本(David Luban, Legal Modernism,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4),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
法學論文
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國學研究》及香港《21世紀》等刊物上表論文40餘篇。
1.蘇亦工:“王不必大:從瑞士聯邦制探討中西共同的價值觀”,《比較法研究》,2010年第3期,第118-132頁。
2.蘇亦工:“清律‘光棍例’的由來及其立法瑕疵”,中國法制史學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編:《法制史研究》第16期,台北,2009年,第195-244頁。
3.Su Yigong, “Historiens à la barre. Comment les spécialists du droit des Qing participant à la création du droit coutumier de Hong Kong”, (Jér?me Bourgon譯), éTUDES CHINOISES, Vol. XXVIII, Collège de France, mars 2010, pp. 95-118.
4.SU, Yigong, “ ‘A True King Does Not Depend on a Large Kingdom’: Understanding Swiss Federalism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nfucianism”, A research report published by the Institute of Federalism (University of Fribourg), Switzerland, 2009.
5.蘇亦工:“法律術語中‘少數人’一詞的語境評析”,上海,《法學》2009年第4期。
6.蘇亦工:“有我無我之際:漫說法律與道德的語境差別”,《北方法學》2009年第3期。
7.蘇亦工:“法治與和諧理念的文化淵源及其前景”,《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8.蘇亦工:“唐律“得古今之平”補辨───兼評《四庫提要》之價值觀“,《政法論壇》,2008年第5期。
9.蘇亦工:“不變而變:史德鄰報告與香港華人習慣權利之興廢”,《清華法學》,2008年第5期。
10.蘇亦工:“公正及公益的動力──從《未能信錄》看儒家思想對清代地方官行使公共職能的影響”,《北方法學》,2008年第1期。
11.蘇亦工:“追念鍾威廉(William C. Jones)教授及其對中國法研究的貢獻”,《法史學刊》第一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12.蘇亦工: “‘雅量’與法治”,《南方周末》,2007年4月19日。。
13.蘇亦工:“唐律‘一準乎禮’辯證“,《政法論壇》2006年第3期,第116-141頁。
14.蘇亦工:“拯救過去,讓先輩的苦難獲得意義”,《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15.蘇亦工:“得形忘意:從唐律情結到民法典情結”,《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第123-134頁。
16.蘇亦工:“現代化的困窘:《法律現代主義》讀後”,《環球法律評論》2005年第1期,第124-128頁。
17.蘇亦工:“法學盛衰之辨”,馬志冰等編:《沈家本與中國法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476-480頁。
18.蘇亦工:“歷久而彌新━━研究董必武民主法制思想的當代意義”,《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三輯,孫琬鍾、劉瑞川主編,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119。
19.蘇亦工:“韓國民法典的修正及其背景”,《私法》第3輯第2卷(總第6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第96-124頁。
20.蘇亦工:“明清時代中國?法律”,《法史學研究》,第26號,韓國法史學會,??,2002年,第203-228頁。(蔡成國譯)
21.蘇亦工:“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與儒家觀念之誤解”,《法學論叢》(韓國)第19輯,漢城,漢陽大學校法學研究所,2002年12月,第179-192頁。(2003年5月收悉)15000字
22.蘇亦工: “另一重視角——近代以來英美對中國法律文化傳統的研究”,《環球法律評論》,2003年春季號,第76-83頁。
23.蘇亦工:“無奈的法典:中日韓三國民法現代化道路之比較”,北京,《當代韓國》,2002年第4期(總第36期),第13-19頁。
24.蘇亦工:“香港華人婚姻法制的變遷”,北京,《比較法研究》,2002年秋季號。
25.蘇亦工:“香港華人遺囑的發現及其特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4期。
26.蘇亦工:“大志與王法辨”,西安,《人文雜誌》,2002年第1期。
27.蘇亦工:“鴉片戰爭與近代中西法律文化衝突之由來”, 《中國法律近代化論集》,張生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8.蘇亦工:“開國前後的民主法治構想及其中輟——紀念董必武同志誕辰115周年”,祝銘山、孫琬鍾主編:《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277-306。
29.蘇亦工:“香港殖民地時期二元化法制之確立”,香港,《二十一世紀》,2000年8月號,總第60期,第69-80頁。
30.蘇亦工:“順治律版本考”,《國學研究》第7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547-580頁。
31.SU Yigong: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Law and Custom in Hong Kong”, (香港)(1999) Hong Kong Law Journal (HKLJ), part II, pp 269-293.
32.蘇亦工:“香港適用中國傳統法律及習慣的個案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第3期。
33.蘇亦工:“誠信原則與中華倫理背景”, 西安,《法律科學》,1998年第3期,第46-51頁。
34.蘇亦工:“重評清末法律改革與沈家本之關係”,《法律史論集》第1輯,法律出版社,1998年。
35.蘇亦工:“發現中國的普通法━━清代借貸契約的成立”,《法學研究》,1997年第4期。
36.蘇亦工:“法律教育與市場經濟──美國法律教育之我見”,長春,《法律與社會發展》,1997年第5期。
37.蘇亦工:“當代美國的中國法研究”,北京,《中外法學》,1996年第5期 。
38.蘇亦工:“法律史學研究方法問題商榷”,北京,《北方工業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第73-78頁。
39.蘇亦工:“現行美國破產法與個人債務調整”,北京,《外國法譯評》,1996年第2期。
40.蘇亦工:“清代八議制度存廢考析”,北京,《法學研究》,1992年第4期。
41.蘇亦工:“沈家本先生未刻書述略”, 載於《中國法律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42.蘇亦工:“論清代律例的地位及其相互關係”(上、下),北京,《中國法學》 , 1988年第5、6 期連載。
43.蘇亦工:“清律頒年考略”,北京,《法學研究》,1986年第4期。
文集
法學所館藏《大清律》提要
追念鍾威廉(William C. Jones)教授及其對中國法研究的貢獻
“雅量”與法治
比較法對中國近現代法律變革的影響及其不足
拯救過去,讓先輩的苦難獲得意義
得形忘意:從唐律情結到民法典情結
另一重視角——近代以來英美對中國法律文化傳統的研究
法學盛衰之辨
從唐律情結到民法典情結 (摘要)
法學所館藏《大清律》提要
重評清末法律改革與沈家本之關係
港英時代的中國習慣法
談談沈家本
略談“銀會”:中國習慣集資機制在香港的境遇
中國法律史學會東方法律文化分會
開國前後的民主法治構想及其中輟
香港殖民地時期二元化法制之確立
大志與王法辨
韓國民法典修定之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