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蘆溪古為山溪匯總,蘆茅叢生,鷺鶴棲息,洪水泛濫的荒洲。人民開溝引溪,墾洲闢田而定居。因源於武功山和登崗山的兩山溪,在蘆葦中匯合,蘆溪之名由此而來。解放前夕為萍鄉縣蘆溪鄉和泉崗鄉、上埠鄉的一部分。解放初為蘆溪區的蘆溪街和蔗棚、東葛、源南、新下、高樓、林家坊、仁里、古城、東陽、觀霞等鄉。1956年合併為蘆溪鎮,屬蘆溪區。1958年改稱蘆溪公社,1968年復稱蘆溪鎮,1971年屬蘆溪區(1997年底改為蘆溪縣)。1997年,面積104.8平方千米,人口5.8萬,轄正大街、麥園街、華光街、田心閣、獅子岩、衛前街、花生嶺、東橋街8個居委會和路行、新田、松友、小紅、溫埠、古城、潭田、山下、興隆、水湄、高峰、半山、仁里、瑞泉山、豐泉、土上、東陽、江霞、林家坊、塘里、彭家坊、年豐、陽穀陂、蔗棚、洋田、田心、高樓、更田、東渡、葛溪、柳江31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轄麥園社區、東橋社區、華光社區、衛前社區、花生堎社區等5個居委會,年豐村、洋田村、林家坊村、陽穀 陂村、塘里村、江霞村、東陽村、瑞泉村、仁里村、豐泉村、高樓村、水山村、更田村、山下村、潭田村、古城村、溫埠村、蔗棚村、東渡村、柳江村、新田村、路行村、葛溪村等2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人民西路。
地理環境
境內丘壟相間,屬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交通便利,上海至昆明的320國道、浙贛鐵路複線橫貫東西,319國道縱穿南北,滬瑞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且有掛線與鎮城相接,鎮城距南昌250公里、長沙黃花機場140公里,有宣風、蘆溪2個火車站,10個鄉鎮均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
自然資源
用材林資源
蘆溪鎮森林面積約500平方公里,由於有著溫和的來熱帶季風性氣候,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溫帶植被的樹木。形成一個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主要林區在武功山北麓。武功山北麓植被垂直分布情況是:500米以下地帶為松、杉、油茶林;500米至800米地帶為常綠闊葉林;800米至1200米地帶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1200米至1600米地帶為落葉闊葉林;1600米以上地帶為山地草甸。全鎮森林覆蓋率達45%。森林資源是以松、杉、竹為主的用材林。內有玉女峰林場面積95平方公里;萬龍山林場面積46.67平方公里;南坑林場面積16.67平方公里;大安林場面積13.3平方公里;萍礦林場(地跨張佳坊、新泉、麻田、華雲、萬龍山和上埠等鄉鎮)面積40平方公里。還有全國林業勞動模範,張佳坊鄉村民廖吉生自辦林場面積1.33平方公里。
果林及經濟林資源
我鎮由於山地丘陵多,地域廣柔,加上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為種植各種果木和經濟林木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果木中,首先盛產柑桔,主要產於蘆溪、宣風、銀河、源南四個鄉鎮。其次,是出產著桃、梨、柚、李等水果,另外還有諸多的板栗、錐栗、苦櫧、楊梅、山楂、梔子等人工種植和野生野長的有食用價值或藥用價值和果木。在經濟林中,以油茶和茶葉為主。全鎮油茶產地主要分布在宣風、銀河、源南等丘陵和長豐、南坑、張佳坊、新泉、麻田、華雲等山區。每年油茶產量約五十萬公斤。全鎮的茶葉生產久負盛名。主要產區:宣風、銀河、蘆溪、源南、萬龍山等地。每逢穀雨季節,茶場中採茶姑娘一片忙,把採摘的芽葉用特有的製作技術加工,做成上等名茶。萬龍山的茶葉曾是獻給明、清兩朝皇帝的貢品,據史記載,它是從萬龍山的懸岩陡壁上採摘野茶經精心製作而成,年例貢28斤。
充足的水利資源
我鎮最大的河流是袁河。袁河主流發源於武功山金頂白鶴峰。它流徑麻田、新泉、張佳坊、上埠、蘆溪、宣風、銀河、華雲、萬龍山等九個鄉鎮。加上淥水河的兩大支流,總流量在5億立方米以上。河陡流急,蘊藏著充足的水利資源,蘆溪的水利資源約占萍鄉市水力資源的三分之二。全鎮已先後建成了萬龍山千丈岩水電站,新泉紅星水電站,張佳坊江下水電站,麻田立新水電站,宣風黃洲水電站,華雲黃崗水電站,南坑油羅潭一級水電站,長豐勝利水電站,長豐青潭水電站和南坑油羅潭二級水電站。全鎮現有水電裝置機容量6545KW/22台,為我鎮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必須+的電力資源。分期建設長豐鍋底潭水電站,長福頭水電站和碧湖水電站。華雲黃崗二級水電站以及新泉西江口水電站。
富饒的地下資源
本鎮地下礦藏十分豐富。以煤炭、瓷土、石灰石、石英砂為主。此外,還有鐵、鎢、金等金屬礦藏。
煤炭 全鎮煤炭,主要分布在南坑、上埠、源南、銀河一線,呈狹長帶狀分布,屬於二迭系統的樂平煤系。以無煙煤為主,含硫量較高。不僅是全鎮人民生產、生活的重要燃料,而且由於煤質較硬,適於作化肥原料。全鎮煤炭儲量十分豐富,在區境區,不僅有國營煤礦,還有區辦、鄉鎮辦、村辦等各種小型煤礦。
瓷土 瓷土又稱高嶺土。分布在長豐、南坑、上埠一帶,礦體由花岡斑岩、石英斑岩、岩株風化而成,呈灰白色或白色,儲量十分豐富,不僅供應本鎮本市的各類瓷業廠家,而且銷售到了湖南等外地省市。
石灰石 全鎮石灰石儲量超過煤炭的儲量,分布在南坑、上埠、蘆溪、宣風、銀河廣闊地帶。質地較純,是生產水泥和石灰的原料。由於長期的風化作用 ,境內也可以看到石灰岩溶洞的自然景觀。
石英砂 本鎮又一個儲量大的礦藏是石英砂。主要分布在宣風、萬龍山帶,品位之高,也為全國所罕見,是一個很有開採價值的礦產。
除了上述主要礦藏之外,其它小型礦藏還有:南坑的鐵礦,屬磁鐵礦,尚未開採。萬龍山、華雲的鎢礦,雖品位較高,但儲量一般,屬安福鎢礦的支脈。還有華雲牛宕的砂金,南坑妙泉和上埠鍾家源的鉛礦,長豐的滑石礦等等。
人口
總人口7.2萬,其中城鎮人口2.3萬,農業人口4.9萬,共有黨(總)支部52個、黨員2457人,其中老黨員289人,占黨員總人數的11.8%,共有貧困戶651戶1656人,2015年底實現脫貧339戶841人,脫貧率達52%。
經濟
綜述
2015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20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4400元。全鎮共有央企5家,電瓷企業13家,陶瓷企業3家,高危企業9家,勞動密集型企業14家。
第一產業
實現農業產值3.1億元,同比增長7%。預計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24萬畝左右, 總產達11.8萬噸左右。水稻種植面積預計在16萬畝左右,其中早稻種植面積2.61萬畝,同比增長1.6%,中稻面積10萬畝左右,晚稻預計面積3萬畝左右。新增優質稻、花卉苗木、無公害蔬菜、中藥材等農產品生產基地27個,面積23500畝,新發展規模養殖戶9戶。畜牧業產值15470萬元,同比增長44%。水產總量4650噸,同比增長5%。全鎮累計培育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46家,比上年增加5家,企業上半年實現產值1.89億元,同比增長28.6%,共安排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3200餘人,帶動3.6萬餘戶農戶從事產業化經營。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22個,新增3個,其中規範化專業協會9個,發展各類農產品流通人員5000餘人,上半年共銷售農產品3.5萬餘噸,交易總額達1.8億元。
第二產業
堅定不移地實施“興工強鎮”戰略,加大了主攻工業力度,著力扶持和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和骨幹企業。1-6月,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57.2億元,同比增長45%;利潤總額3.32億元,同比增長50%;工業用電量9425萬千瓦時,同比增長8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77家,比上年增加24家,完成工業增加值4.63億元、銷售收入12.23億元、利稅1.7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4.1%、81%、78%,產品產銷率達99.98%,經濟效益綜合指數上升到178%。全鎮工業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在市場拉動和政策驅動下,電(陶)瓷產業乘勢發展,產業集聚度不斷提升,培育了27家規模以上企業,各類電瓷產品產量達8.93萬噸,銷售收入3.2億元,同比增幅達20%以上。日江水泥旋窯項目試產以來,規模效益逐步顯現,累計實現產值8000萬元。花炮產業逐步復甦,發展規模以上企業8家,全行業上繳稅收134萬元,同比增長38.2%。原煤產業穩步發展,產量達79.75萬噸,同比增長9.2%,上繳稅收3010萬元,同比增長22.3%。機械、電子、化工、紡織等新興產業逐步崛起,規模以上企業達15家,實現產值銷售收入3.44億元,占全鎮工業經濟的比重達28.1%。
第三產業
多渠道宣傳提升武功山知名度。通過舉辦專題推介會和合作聯誼會,充實完善武功山宣傳網站,建立旅遊市場行銷網路機制,進一步擴大了武功山的影響,在鞏固省內南昌等市場的同時,重點攪動湖南長沙、株洲、湘潭、衡陽等市場,逐步向沿海城市以及港澳台市場拓展。景區建設邁出較大步伐。投資250萬元啟動風景名勝區標誌園、地質博物館、遊客接待中心等服務設施建設;投資2000萬元啟動武功山國際大酒店和紅岩谷賓館建設,已完成選址報批;投資2000萬元啟動了無日谷至金頂全程3000米的游步道建設;籌資800萬元推進了金頂景區吊馬樁至金壺灑酒、靈芝峰景區馮子江至如來佛掌游步道建設,已完成1500米;投資200萬元完善了金頂景區無日谷至武功山神等已修游步道沿線配套附屬設施。推進了靈芝峰溫泉勘探,新鑽探發現水溫高達63.8攝氏度的溫泉,水量合計已超過3000噸/日。加大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力度,旅遊環境得到不斷最佳化。制定並出台了符合實際的行業管理規定,嚴厲打擊制止各種不良經營行為。隨著武功山開發的紮實推進,以旅遊為主的第三產業保持強勁增長勢頭。1-6月,武功山景區共接待遊客10.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800萬元,分別同比增長30.5%、35%。金融、保險、交通、餐飲等服務業發展迅速,消費也日趨活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4億元,同比增長13.6%。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整合農業綜合開發、小農水等專項資金1973.4萬元,新建和改擴建水利工程585處,完成標準化渠道建設82公里,完成標準化山塘38座,改造中低產田8600畝,建成農村沼氣池910口。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完成24座,增加蓄水量510.7萬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積1.22萬畝。完成銀河、南坑土地整理項目,新增耕地1400畝。完成竹林改造11000畝、退耕還林補植面積20300畝,新增封山育林20萬畝。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完成投資2760萬元,新建農村公路92公里。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得到加強,養護里程達到264公里。聶家店至新泉進山公路、320國道拓寬改道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啟動了楊村渡改橋工程及新泉至萬龍山二級公路改造、蘆溪至萬龍山旅遊公路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城鎮開發建設深入推進。鎮城總規修編完成了修編資料的收集和初步方案的設計,完成了生態休閒走廊和生態旅遊新城的意向性粗線條的規劃方案設計。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組織完成21個村的村莊規劃評審。古城公園、袁河西大道、蔗棚蔬菜批發市場等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新站前路、鄭公橋已完成規劃建設圖紙設計。市政基礎設施投入資金297萬元,城區道路、綠化、下水道、路燈等市政設施得到修繕。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設已完成征地拆遷、相關勘探及圖紙設計工作,基礎工程已全面動工建設。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286萬元,金鷹小區、現代城、凱璟花園等一批有品位的住宅小區展露新姿。全面開展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城市面貌進一步改觀。
氣候條件
在氣候上,以日平均氣溫的高低來劃分四季。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攝氏十度為春季始日,穩定通過攝氏二十二度為夏季始日,攝氏二十二度終日後一天為秋季始日,攝氏十度終日後一天為冬季始日。從季節來看,蘆溪鎮冬季夏季時間長,春季秋季時間短。河谷平原四季開始的時間是:春季從三月中旬開始,時間為70天左右;夏季從五月下旬開始,時間為110天左右;秋季從九月中旬開始,時間為80天左右;冬季從十一月底開始到第二年三月上旬,時間為100天左右。春季氣溫回升快,由於受冷空氣影響,天氣時冷時熱,甚至暴寒暴熱,還有較長的陰雨天氣出現。由於空氣潮濕,這段時間叫“梅雨季節”。春天是大地復甦的季節,所謂“春風又綠江南岸”樹木開始發芽、開葉、由鵝黃到淡綠,最後翠綠一片。各種花朵競相開放,五彩繽紛,大地就象一幅絢麗多彩的織錦。這時農民又開始了一年的辛勤耕耘,但是早春的“春寒”天氣又容易造成早稻爛種爛秧,需要及時採取預防措施。
進入夏季,太平洋上的高溫高壓氣流吹進了大陸,氣溫逐漸上升,晴天多,日照時間也開始增長,夏季是植物生長旺盛的季節,但是暴雨天氣多,容易出現洪澇災害,給當地的農作物構成威脅。
九月中旬進入秋季。這時,暖氣流漸減弱,冷空氣開始活躍起來。由於受冷空氣影響,氣溫迅速下降,常常是“一場秋雨一場寒”九月中下旬會出現“寒露風”天氣。這種天氣來得過早,將對晚稻產生很大影響。九月和十月受高壓氣流控制,碧空如洗、天高氣爽,但雨量稀少,空氣乾燥,秋旱容易發生。個別年份冷暖空氣常在長江流域交匯,造成秋雨綿綿,也會出現“爛秋”天氣。
十一月中旬以後,強大的冷高壓氣體開始控制地面,受它的影響,冬季降臨。冬天天氣寒冷,雨雪紛飛,霜和冰凍常有出現,有時由於降雪量大,山地被厚厚的大雪覆蓋著,白皚皚一片。樹木和毛竹冰凌倒掛,銀裝素裹。因此,往往成片竹林被壓斷,造成損失。
蘆溪鎮的氣候總的說是溫和宜人。山地氣溫較低,平原氣溫較高。歷年平均氣溫是17℃。一月份最冷,平均氣溫是5℃;七月份最熱,平均氣溫是28.8℃。夏季最高氣溫達39℃。冬季最低氣溫攝氏-4℃。
蘆溪地區雨量充沛,歷年平均降雨量為1621.8毫米左右。降雨量地區性差異較大。雨量分布趨勢大致是:南面多於北面,東面多於西面,山區多於平原。總的說是由東南向西北遞減。麻田、萬龍山、 張佳坊等地是多雨區。麻田歷年平均降雨量是1832.6毫米,與高坑交界一帶的蘆溪、源南、上埠的部份村歷年平均降雨量只有1455.9毫米,兩地相差376.7毫米,比麻田幾乎少21%的雨量。我鎮雨量五月份最多,九月份最少,上半年降雨量1184.0毫米,約占全年降雨量的73%,下半年降雨量437.8毫米,約占全年降雨量的27%。四、五、六月是雨量最多的月份,三個月降雨總量約706.35毫米,占全年雨量的43.5%,俗稱雨季。由於降雨較集中,大雨暴雨相繼出現,易出現山洪暴發,造成水災。秋冬兩季由於降雨少,也容易出現秋旱,少數年份也出現伏旱。
降雨量地區性差異較大的原因主要是受地形影響。武功山橫於東南部,山嶺相連組成一道天然屏障。天氣系統向南移時,氣流被迫抬升,遇冷致雨。且夏季又多地方性雷雨,從而使東南部雨量比其他地區雨量偏多。雨量受海拔高程影響不明顯。海拔544米的長豐反而比海拔355米的麻田雨量少。由於森林大量砍伐,致使土壤蓄水能力變差,水土大量流失。如果當年降雨量在1400毫米以下或七、八、九三個月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下時最容易出現秋旱。太陽照射地面的時間長短叫做日照。日照以小時為單位。蘆溪河谷平原地區地勢開闊,日照充足,年均日照為1581小時左右。由於境內多丘陵,邊境有高山,地面屏障作用和摩擦作用大,風力較小。西北部地勢低平,地形開闊,有較大的河谷盆地。受地形影響和季風影響,春夏多東南風,秋冬多西北風。全區無霜期較長,一般為270天左右。初霜一般在十一月下旬,終霜日一般在二月中旬。
溫和的氣候,充沛的雨量,充足的日照,較長的無霜期,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一般說,日平均氣溫在5℃以下,冬季作物就停止生長,進入休眠期;氣溫穩定在5℃以上,是冬作物停止休眼,恢復生長的溫度指標;10℃以上是喜溫作物開始播種,生長的溫度指標:15℃以上是喜溫作物迅速生長,早稻進行移栽的溫度指標;20℃以上是水稻抽穗、揚花、授粉的適宜溫度指標。全鎮的平均年積溫為4570℃~5300℃,為作物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熱量。海拔300米以下的河谷平原和丘陵地帶的農田有利於發展雙季稻以及“稻、稻、油”,“稻、稻、紅花草”的三熟制。丘陵地帶,由於氣候適宜,土地肥沃,偏酸的地質,為柑桔、茶葉、油茶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高岡和低山,由於土地濕潤,宜種植以針葉林為主的用材林。以武功山為主的用材林場,沿著東南邊境,由東北向西南蜿蜒起伏。經過試驗,這樣的環境非常適宜黃山松、濕地松的生長。
招商引資
全鎮上下緊緊抓住大開放主戰略,創新招商方式,開放型經濟進一步向深度和廣度推進。1-6月,全鎮新引進項目37個,簽約資金22.05億元,實際進資10.3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050萬美元。其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34個,億元工業項目4個。全鎮招商引資工作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新機制激發了新活力。調整了招商引資考核辦法,把引進大工業項目列為招商引資考核的重要內容,強化了產業招商、特色招商,以商招商,大力推行小分隊巡迴招商。推舉出了鎮四套班子領導帶頭抓項目、抓招商措施。這一系列舉措的推行,給全鎮招商引資工作帶來明顯變化。鎮委、鎮政府主要負責人先後多次帶隊赴佛山、深圳、東莞、山東開展招商,吸引了歐瑞林集團、聯華集團、中青世紀投資公司、佛山陶瓷協會等一批知名企業和商業組織來我鎮考察和投資發展。二是引資項目呈現大項目多和優勢產業項目多的特點。在引進的37個項目中,億元項目4個,占項目總數的11%;引進了4家核心電瓷企業落戶。
社會事業
堅持從解決人民民眾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最迫切的問題入手,推進民生工程順利實施,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進度要求。完成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176人、轉移農村勞動力2406人,安置4050人員294人、培訓城鎮職工1418人、轉移培訓農村勞動力5946人、跨省勞務輸出24360人,分別占年任務的68%、92.5%、98%、78.8%、64.4%、101.5%。養老保障完成城鎮職工養老保險12199人、征繳養老保險基金總額1177萬元,分別占年任務的95.1%、65%。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低保救助6878人、城市低保救助9441人,分別占年任務的104.2%、106.3%。醫療保障完成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8417人、工傷保險11158人,分別占年任務的93.5%、97.8%;動員20.67萬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占年任務的102.1%;村衛生所達到建設標準35所,鄉鎮衛生院建設達到建設標準4個。義務教育免除義務教育階段25928人學雜費,免費為貧困家庭學生5149人提供教科書、資助中等職業教育貧困家庭學生1217人,為貧困家庭學生1217人補助寄宿生生活費,資助普通家庭高中貧困家庭學生690人。加快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完成了45畝土地徵用和房屋建設圖紙設計工作,農村使用沼氣新增885戶,占年任務的63.2%。
人文歷史
風韻猶存的江霞古宅
贛西蘆溪江霞彭氏古宅群,東西走向,長約一華里,寬半華里,似船形。彭氏祖籍河南彭城,於明朝遷徙蘆溪江霞,已經380餘年。
“探花郎”劉鳳誥的宗祠故里
在贛西的蘆溪鎮,距鎮城約5公里的東北方向,有一片小山沖叫源溪。在這裡,保存著一片贛派建築,這就是清朝才子劉鳳誥的故里。詳細內容
萍鄉才子劉鳳誥
劉鳳誥(1761-1830),字丞牧,號金門。清代江西萍鄉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中舉,五十四年(1789年)殿試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遷升為侍讀學士。
商賈雲集輻輳其市——尋覓老蘆溪風采
蘆溪自古為湘贛兩省通衢,且毗鄰蓮花、安福、宜春數鎮。蘆溪境內的袁河為贛江發源支流之一,從宜春至蘆溪,自古闢為重要航道,從洪都至萍鄉又有官馬驛道貫穿境內,特別是從1929——1937年浙贛鐵路、萍宜公路相繼建成通車,平行穿越境內,使蘆溪成了水陸兩便的商品集散中心。
前景目標
指導思想
今後五年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抓住又好又快發展這個關鍵,高點定位,搶先進位,深入實施“生態立鎮”和“工業強鎮”戰略,積極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全面提升經濟綜合實力,高度關注民生,注重協調發展,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和旅遊產業化,構建活力蘆溪、實力蘆溪、魅力蘆溪、繁榮蘆溪、和諧蘆溪,努力把蘆溪打造成為全國電瓷強鎮、全省旅遊大鎮、贛西生態名鎮。
預期目標
到2011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0.74億元,年均遞增11.6%;財政總收入達到4.65億元,年均遞增15%,力爭達到5億元,一般預算收入達到2.72億元,年均遞增1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大力實施“超百億元工程”:在做大做強電瓷產業上實現產值20個億;在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上新增投入10個億;在加快武功山旅遊開發上新增投入10個億;在做好資源整合挖潛上新增產值10個億;在規範發展煙花鞭炮產業上實現產值10個億;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上實現產值10個億;在吸納外資、激活民間資本上新增20個億;在關注民生、為民辦實事上新增投入10個億。實現三年大變樣,五年大跨越,綜合實力排名進入全省前20名。
總體目標
2007年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達到39.65億元;財政總收入增長15%,達到2.66億元,力爭人均超千元,完成2.8億元;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達到1.5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淨增516元。
切實辦好八件實事
1、投資3500萬元建設古城公園;2、投資1000萬元建設新站前路;3、動工建設320國道拓寬改道工程;4、投資500萬元建設蔗棚蔬菜批發市場;5、投資400萬元建設青少年活動中心;6、投資300萬元修建藝術中心前袁河大橋;7、解決3200人安全飲水問題;8、全面完成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設任務。
全面實施五大民生工程
1、擴大就業再就業。新增城鎮就業人數3200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2600人,安排“4050”人員就業300人;完成城鎮職業培訓18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9228人、跨省勞務輸出2.4萬人,發放小額貸款1000萬元;2、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完成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2821人,養老保險參保率達58%;3、擴大社會救助覆蓋面。完成農村低保救助6600人,城市低保救助9000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501人,集中供養率達80%;4、擴大濟困助學面。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免費提供義務教育階段5149名貧困家庭學生教科書,資助1219名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和考入大學的貧困家庭學生;5、擴大醫療保障覆蓋面。完成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9000人、職工工傷保險參保11408人、農民工參保3000人,完成城鎮居民合作醫療1.2萬人、大病醫療救助5557人。
旅遊資源
境內東南多山,主要為綿亘於羅霄山脈的武功山,主峰金頂海拔高度1918.3米,在安福境內,為江西省第一高峰。山上奇峰怪石,古木異草,飛瀑流泉,氣象萬千,是集黃山之松、華山之險、廬山之雲、衡山之秀、泰山之峻、雁盪之瀑、石林之奇的江南第二名山(廬山為江南第一名山)。更兼人文景觀豐富,有“乾坤勝境,神仙福地”之稱。尤其是武功山的十萬餘畝高山草甸、紅岩谷瀑布群、油籮潭瀑布群、金頂古祭壇群,更是堪稱江南絕景。1998年起,武功山列為省、市兩級政府的旅遊重點開發項目。遊覽此山可領受峰之奇、岩之險、石之危、松之怪、草之袤、雲之瑰、禽之珍、瀑之湍、潭之幽、洞之異,處處有美景,處處有樂趣。世界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有詩讚曰:“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嶺堪比武功山。觀日景如金在冶,遊人履步彩雲間”。鎮內還有明月湖景區、八洞碧湖景區、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烈士紀念碑(館)、三國甘卓將軍祠、千年黑牡荊(俗稱荊柴王)、興文塔、周敦頤創辦的濂溪書院舊址、九洲漂流、唐代吉州剌史歐陽琮墓等遊覽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