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澄

藺澄(1436年--1487年),字文濂,河南原陽縣福寧集鄉藺寨人。明成化丙戌進士,授監察御史,其人“量寬裕而有容,才敏捷而不矜”。他激濁揚清,弼國之治,“劾貴戚怙寵擅權,論官宦干預朝政,知無不言,朝野震懾”。遂舉國大治。憲宗皇帝親頒嘉獎令,授其文林郎之銜,以示褒獎。

藺澄做官之前就常為鄉鄰排憂解難,趣傳有一年某縣官修房不付工錢,匠人求他說情。他思慮再三,提筆寫了篇《瓦匠記事稟》,上書:手執鋼刀一把,日進衙門。先叫擺治正房,又叫擺治偏房,整天爬上爬下,日日不停。日不盡不算一工,掏罷力沒人給錢。縣太爺聖明,斷斷這算什麼官司?寫完讓匠人持稟去討。

縣太爺一眼便看出這是在罵自己,但文字語意雙關,不好抓到把柄,只好乖乖清還了修房工錢。

藺澄在公文上籤名時,總把“藺”寫成“”,這一寫法典出藺相如。當年趙王被迫派太子到秦國做人質,因憐其孤獨,便派大夫藺相如陪侍。太子鬱悶而游驪山。不料突發急病而亡,藺相如因此獲罪,判割頭挖心之極刑。又念其有功,賜其全屍,以姓代身,割頭挖心,僅留下“門”字,所以天下門姓乃藺相如的近支嫡脈。逃到中原的藺姓人寫“門”心存不甘,寫成“藺”又犯忌諱,便在門上留頭,成為一趣。

藺澄之墓在今福寧集鄉中嶽村外,占地1104公頃,狀如村寨,有蛟龍碑、山門可供遊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