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古代中國民間供奉的醫藥之神]

藥王[古代中國民間供奉的醫藥之神]
藥王[古代中國民間供奉的醫藥之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一般指孫思邈,世稱孫真人,後世尊之為藥王,成為中國民間信仰之一。孫思邈是唐朝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孫家塬人,約生於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卒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享年101歲。也有人根據《舊唐書》、《新唐書》等分析,認為孫思邈大約生於公元542年,卒於公元682年,終年140歲左右(我們以為後者更為正確,故以之為準)。因各地民俗的不同,故信奉的藥王還不止一個,其中著名的還有神農,春秋時期的扁鵲,三國時的華佗,韋慈藏、韋善俊、韋古道(韋老師)、河北安國邳彤等。

道教由來

藥王是道教俗神,由中國古代歷史上或傳說中的名醫演化而來。

一為神農,嘗百草,首創醫藥,世尊為藥王。

二為扁鵲,洞曉醫源深明醫理,傳黃帝《素書》即與扁鵲論脈法,後世祀為藥王。又戰國時渤郡人有姓秦名越人者,精於醫學,在齊、趙行醫,人亦以扁鵲稱之,祀為藥王。道教尊扁鵲為藥王真君,《正統道藏》收有《藥王八十一難真經》。

三為孫思邈。後人尊之為藥王,奉祀不輟。為祀藥王常於夏曆四月二十八日舉行藥王會。

在我國民間信仰中,藥王的信仰甚為普遍。因各地民俗的不同,故信奉的藥王還不止一個,其中著名的有春秋時期的扁鵲,唐代的孫思邈、韋慈藏、韋善俊、韋古道(韋老師)等。

史料發源

古代中國民間供奉的醫藥之神。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藥王,其原型亦有所不同。“藥王”一名,最早見於東晉時佛經譯本中的藥王菩薩。藥王菩薩慈悲為懷,救人危難,故中國民間常把同樣能救人危難的醫生比喻成藥王。

藥王被中國民間奉作醫神,最遲出現在宋代。南宋時藥王的原型有韋善俊(唐代賣藥神仙)和韋慈藏(唐代御醫),元代則將韋古(唐代疏勒國人)作為藥王原型。此時藥王的形象均為有黑犬隨行之仙醫。明清各地的藥王廟眾多,廟中的藥王也非指同一神。

其中主要的藥王有:河北任丘(古鄚州)藥王廟祭祀的戰國時名醫扁鵲,河北安國等地的藥王廟祭祀的皮場王。北京等地的藥王廟是由元代三皇廟演變而來的,除祭祀三皇之外,還配祀歷代名醫。其中藥王韋慈藏、孫思邈列於諸名醫之首。孫思邈家鄉陝西耀縣小五台山(清以後稱藥王山)的藥王廟祭祀的是孫思邈。

清代以後中國民間所稱的藥王大多為唐代名醫孫思邈。根據中國民間有關孫思邈的傳說,藥王的塑像大多為孫思邈坐虎針龍之雄姿。古代藥王原型雖各有不同,但在中國民間,藥王成為人們祈求安康、祛病禳災的精神寄託,同時也反映了中國民間對歷代名醫的紀念和尊崇。

孫思邈

人物經歷

孫氏自幼聰穎好學,敏慧強記,他7歲時每天能背誦一千多字,人稱聖童。孫思邈的家鄉在長安附近,長安為秦漢時期的文化中心,在當時也是東西魏之間戰爭的後方,當時的戰亂對其歷史文化的破壞不大。在這種條件下,孫思邈有機會從小就博覽群書。因自幼體弱多病,常請醫生診治,以致耗盡家資。因此他從青年時代就立志以醫為業,用畢生精力從事醫學研究,為民除病,因而刻苦研習岐黃之術。

藥王 藥王

到20歲左右,他已對醫學有一定造詣並小有名氣,所以“京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找他治療。除醫學書籍外,儒家、道家、佛家的典籍他也無所不讀。到青年時代,孫氏已是個知識淵博,尤其精通儒家、道家併兼通佛學思想的頗有功底的學者了。公元579年即孫氏大約37歲以後,他以聰慧敏銳的頭腦和相當淵博的知識看透了當時的統治集團之間相互勾心鬥爭、彼此傾軋殺戮的本質,加之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響,他鄙棄仕途,離開家鄉,先後到長安以西稍偏南距長安600餘里的太白山和長安以南200餘里的終南山過了數十年的隱居生活。

在這期間,他潛心鑽研唐以前歷代醫家的著作,如《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及扁鵲、仲景、倉公、華佗、王叔和、阮河南、范東陽、張苗、靳邵等諸家的《經方》,對人體的“五臟六腑”、“十二經脈”、“表里孔穴”、“三部九候”及“本草對藥”等均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除此之外,他也在當時盛行的“陰陽錄命”、“諸家相法”、“灼龜五兆”、“周易六壬”即預測禍福、卜筮吉凶、符錄消災等方面消耗了大量的時間。除了熟讀經典探究醫理,他還利用久居山林的自然條件,鑽研並整理記載了大量藥物識別、採集、炮製、貯存等方面的豐富經驗。

在長年為方圓數百里內平民百姓治療各種疾病的實踐中,他所學的醫學理論與臨床實踐融會貫通,醫療技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孫氏治病針藥並用,效若桴鼓。例如唐高祖武德年間(公元618-626年),他成功地治癒過上吐下瀉的重症;唐太宗貞觀初年(約公元627年),他治癒過幾乎不治的虛癆病;貞觀九年(公元636年),他妙手回春,治癒了漢王的頑固性水腫病;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他用內服中藥的方法治癒過頑症箭傷。如此等等,不勝枚舉。除此之外,在他數十年的醫療實踐中,經治了600餘名麻風病人,治癒率達10%,這在1300年前來講,已經是一個奇蹟。各種多方求治輾轉數醫而不效的疑難雜證,一經孫氏診治多可手到病除。就這樣,他的名氣不僅聲噪山林,而且已經譽滿京師。

孫思邈淡薄名利,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多次請其為官,他均託病辭而不受。自85歲以後,他時而居京師,時而居山林,以行醫為主要社會活動。 唐高宗上元元年,即公元674年,孫思邈132歲左右,他大約和朝廷有某種聯繫,受到某種約束,因此他上表高宗皇帝,藉口身體不佳申請離京返回山林,高宗未予批准,而特賜其良馬,並把當時閒置不用的原鄱陽公主的府第送給他居住。

藥王 藥王

在此期間,孫氏在上流社會頗受尊重,當時的東台詳正學士宋含文、名士孟詵和唐初四傑“王楊盧駱”之一的盧照鄰等均以“師資之禮”對待他。孫思邈到了晚年,對天文、地理、人文、社會、心理等諸方面學問無不精通,對事物的發展變化有著深刻和洞察力,甚至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據《舊唐書》記載,當時的東台侍郎孫處約帶著五個兒子孫健、孫儆、孫俊、孫佑、孫佺去拜見孫思邈,孫氏見了他們之後說,孫俊會先發財,孫佑的事業成功將較晚,孫佺在幾個兄弟中將會名氣最大,但其不幸在於帶兵。以後事情的發展果然如孫氏所料。還有,太子詹事盧齊卿幼年時曾遇到過孫思邈,孫氏說,“你五十年以後將為官,我的孫子將成為你的部下”。以後盧齊卿果然當了徐州刺史,而孫思邈的孫子孫溥果然當了徐州蕭縣的縣丞。孫思邈和盧齊卿講話時孫溥尚未出生。

孫思邈晚年把主要精力用於著書立說,據南宋文學家葉夢得的《避暑錄話》所說,孫氏在一百多歲才開始著手寫《 千金要方》30卷。永淳元年(682)他又集最後30年之經驗,著成《 千金翼方》30卷,以補《千金要方》之遺。同年,壽至140歲左右的一代名醫孫思邈在長安與世長辭。他在遺囑中囑咐家人對他的葬禮要從簡,不要陪葬品,不要宰殺牲畜祭奠。據《舊唐書》記載,他死後“經月余,顏貌不改,舉屍就木,猶若空衣,時人異之。”這可能和他長期練氣功並服用某些藥物,使其機體代謝發生了某些特殊的變化所致。對此不應輕易視為無稽之說或封建迷信,有待今後深入發掘加以研究。

孫思邈歷經隋唐兩代,是一位知識淵博、醫術精湛的醫家。然而他不慕名利,以醫生為終身職業,長期生活在中國民間,行醫施藥,治病救人。他診病治療,不拘古法,兼采眾家之長,用藥不受本草經書限制,根據臨床需要,驗方、單方通用;所用方劑,靈活多變,療效顯著。一生帶過幾個徒弟:劉神威、盧照鄰等等;今古遠近聞名!他對中國民間醫療經驗極為重視,經常不辭辛勞地跋山涉水,不遠千里訪詢;為得一方一法,不惜千金,以求真傳。轉輾於五台山、太白山、終南山、峨嵋山等地,採集藥材、炮製藥物,提煉丹藥,深究藥性。他對中國民間常見病、多發病、地方病多有研究,救治過許多疑難危重病人。他不僅精於內科,而且兼擅外科、婦科、小兒科、五官科、眼科,並對攝生、食療、針灸、預防、煉丹等都有研究,同時具有廣博的藥物學知識和精湛的針灸技術。這不僅使他成為唐代名極一時的醫學大師,而且使他一變羸弱之體,至百歲而視聽不衰。

人物貢獻

孫氏一生以濟世活人為己任,對病人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他提出“大醫精誠”,要求醫生對技術要精,對病人要誠。他認為醫生在臨症時應安神定志,精心集中,認真負責,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一樣看待;治療中要不避危險,晝夜、寒暑、饑渴與疲勞,全心赴救病人,不得自炫其能,貪圖名利。這也正是他身體力行,躬身實踐的寫照。他曾親自治療護理麻風病人達600餘人。他的高尚醫德足為百世師範。宋·林億贊曰:“其術精而博,其道深而通。以今知古,由後視今,信其百世可行之法也。”

孫思邈積一生醫學經驗,著成《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較全面地總結了自上古至唐代的醫療經驗和藥物學知識,豐富了我國醫學內容。他的醫學思想和學術成就主要反映在九個方面。

第一、發展了張仲景的傷寒論學說,改六經辯證為按方劑主治及臨床表現相結合的分類診斷方法,使理論更切合實際。

第二、集唐以前醫方之大成,收載醫方6500多個,無論是經方、古方、俗說單方均系統整理,大多注以出處。

第三、診斷學上把對疾病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突出反映在消渴、霍亂、附骨疽、惡疾大風、雀目、癭瘤等病的描述和治療上。

第四、治療學上創用了新的醫療技術。如下頜關節脫臼手法整復術、蔥葉導尿術、食管異物剔除術、自家血膿接種以防治癤病等。

第五、在藥物學上,重視地道藥材以及藥物的種植採集、炮製和貯藏,並在藥物七品分類基礎上按藥物功用分為65章,以總攝眾病,便於醫生處方用藥。

第六、重視婦幼保健,強調婦幼設立專科的意義,為小兒、婦產建立專科創立了條件。

第七、豐富了養生長壽理論,講求衛生,反對服石,提倡吐故納新,動靜結合,並輔以食治、勞動,使養生學和老年病防治相結合。

第八、在針灸方面繪製彩色三人明堂圖,創孔穴主對法,提倡阿是穴及同身寸法,對針灸發展有促進作用。

第九、在煉丹生涯中,記錄了硫黃伏火法,是我國早期火藥配方,在火藥發明上有突出貢獻。

孫氏的著作,除上述外,史志見載的頗多,大多已散佚無存。

由於孫思邈在醫學上的傑出成就及其崇高的醫德醫風,使之深受我國歷代人民的愛戴,其影響歷代相傳,經久不衰。千百年來,用來紀念他的廟宇遍布各地,尤其是在他的家鄉耀縣,早在唐朝後期就在城東藥王山為他立祠。此後宋、金、元、明、清各代在那裡陸續增建了藥王廟,並建有碑亭、石刻等。如今明朝建的藥王廟保存完好,廟內有“孫真人”居住過的石室太玄洞,洞外亭內有明刻《千金寶要》、《海上方》石碑。相傳當年孫思邈洗藥用的洗藥池和他親手種植的柏樹還完好無損。這些中華文化的寶貴遺產深受海內外炎黃子孫的珍愛。每年二月,人們都在藥王廟舉行儀式,隆重紀念和緬懷這位名垂千古的偉大醫藥學家。

扁鵲

扁鵲像 扁鵲像

扁鵲是我國古代的名醫、《史記》稱其姓秦,名越人,春秋渤海郡鄚人。他精通醫道,曾遇異人長桑君授以秘方奇術,能用肉眼視人五臟癥結,遂以醫名。他到處行醫,在齊國號盧生;在趙國名扁鵲。他行醫的特點是能隨俗應變。據《新搜神記·神考》曰:“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過洛陽,聞周人愛老人,即為耳目痹醫;來入鹹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隨俗為變。”《列子·場問》中記載了其為魯公扈、趙齊嬰等人治病時,“剖胸探心,易而置之”的情景。另外《史記·扁鵲傳》中還記載了扁鵲神診妙醫的故事,如治癒了昏迷七天的晉國大夫趙簡子,救活了被人當死的虢國太子,指出將置齊桓公於死地的不治之症。扁鵲遂聞名於天下,被譽為神醫。傳說黃帝的大醫名扁鵲,故以其名稱之,秦太醫嫉妒其高明醫術,暗中派人將其刺殺了。因扁鵲醫術神奇,醫德高尚,遂被人們封為藥王,立廟把之。

祭祀扁鵲的藥王廟,以其墓所在地河間縣藥王廟和其故鄉鄚州藥王廟最為著名。清朝縣誌載:蘆村有扁鵲墓。相傳,戰國神醫扁鵲葬於此。扁鵲墓於1958年“大躍進”平整土地時被夷為農田。據目擊者講,當時,曾有大量陶片等隨葬品。該墓區於1987年被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引自河北省《博野縣誌》第472頁《文化篇》。

《宋史·許希傳》載,北宋景枯元年(1034),仁宗病臥不起。醫生許希以針炙法療使之愈。仁宗封其為翰林醫官,賜絆衣,銀魚及幣器,許希拜謝完畢,又向西拜。六宗惑問其故,許希日:“扁鵲,臣師也。今者非臣之功,殆臣師之賜,安敢忘師呼?乃清以所得之財修扁鵲廟。六宗遂敕封建扁鵲廟於京城西隅,詔封為“靈應侯”,後來明朝又封為“神應王”。學醫者競相求拜。

相傳藥王扁鵲的生日為每年的四月二十八日,據清初高士奇《扈從西巡迴錄》云:每年四月鄭州民間有藥王會。時黃淮以北,秦晉以東,商旅雲集,來此貿易,江湖藝人,集此獻藝。但見幕漲遍野,聲樂震天,如此者

韋善俊

韋善俊是唐武則天時候的人,《列仙全傳》卷五稱其十三歲奉長齋,後遇一道士授以金丹秘要。常攜一條黑犬,呼之為烏龍。一日黑犬化為烏龍,韋善俊乘之他去。根據《太平廣記》記載,唐初道士韋善俊(藥王)的一條狗名叫“ 烏龍”,後來韋善俊將要成仙升天,他的 黑狗化龍,韋善俊騎上黑龍升天了。如今的湖南省邵陽市邵東縣雙鳳鄉賀家嶺還有一座黑狗山,相傳是那條 黑狗的出生之地。

原文:《仙傳拾遺》(唐代.杜光庭):韋善俊[太平廣記卷四十七著錄。]

韋善俊者,京兆杜陵人也,訪道週遊,遍尋名岳,遇神仙,授三皇檄召之文,得神化之道。或靜棲林野,或醉臥道途。常攜一犬,號之曰 「 烏龍」,所至之處,必分己食以飼之。犬復病疥,毛盡禿落,無不嫌惡之。其兄為僧,久居嵩寺,最為長老。善俊將欲升天,忽謂人曰:「我有少債未償耳」。遂入山見兄,眾僧以師長之弟,多年忽歸,彌加敬奉。每升堂齋食,即牽犬於其側,分食與之。眾既惡之,白於長老,長老怒,召而責之,笞擊十數,遣出寺。善俊禮謝:「某宿債已還,此去不復來矣。更乞一浴,然後乃去」。許之。及浴移時,牽犬而去,犬已長六七尺,行至殿前,犬化為龍,長數十丈,善俊乘龍升天,拏其殿角,縱跡猶在。

【譯文】韋善俊[唐初道士(公元595——694)],藥王,是京兆杜陵人。週遊各地訪道,尋遍了名山。遇到神仙,授予他三皇的檄召的文書,獲得了神仙變化的道術。韋善俊有時靜靜地棲息在山林荒野,有時喝醉了睡在道路上,他出遊時經常攜帶著一條狗,名字叫“ 烏龍”。韋善俊不管到什麼地方,必定要把自己的食物分出來一部分餵狗。狗得了疥瘡病,毛都脫落了,很難看,人們見了沒有不厭惡的,韋善俊的哥哥做了和尚,久居在嵩山寺廟,功勞最高,成為長老,韋善俊將要成仙升天,忽然對別人說:“我有一點債沒有償還。”於是進入嵩山去見他的哥哥。眾和尚都因為他是師長的弟弟,多年外出,忽然回來,所以更加尊敬,小心侍奉。每次登上殿堂吃齋,韋善俊就牽著狗在他旁邊,分一部分食物給狗吃。眾和尚都厭惡韋善俊,告訴給長老,長老大怒,招呼來善俊,叱責他,用藤條打了他十下,趕出寺廟。韋善俊行禮致謝說:“我過去的債已經還了。這回離去不再來了。”又乞求洗一次澡,然後就離去。長老答應了他,等到洗浴經過了一段時間,韋善俊牽著狗出來,狗已經長了六七尺,走到大殿前面,狗變化成為龍,長几十丈,韋善俊騎上龍升天了。龍住天上飛的時候,崩塌了那大殿的一角,痕跡至今還在。二十來日方止,可見規模之盛。其俗一直沿至今日。

三韋

此外唐代的韋慈藏、韋古道(和韋善俊並稱三韋)也被人們尊為藥王,他們被道教所倡而流傳於中國民間。韋慈藏為唐一代名醫,《舊唐書》回其為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後來稱為韋真人。《月令廣義·五月令》稱五月十五日是藥王韋真人的生日。韋古道,又稱韋老師,西域天竺人。開元(713-743)中入京師,系葫蘆數十枚於腰間。廣施藥餌,治病多見奇效。唐玄宗召入宮中,賜號藥王,朝野稱之為藥王菩薩。

全國各地遍布藥王廟,其中最大的且供奉較全的要數河北安國的藥王廟。廟中供奉東漢,開國功臣邳彤,在邳彤神像兩則,奉把華佗、張介賓、扁鵲、張仲景、孫思邈,三韋等十大名醫,歲時祭粑,香火極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