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棉隔物灸

藥棉隔物灸是在棉花灸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它是以藥棉代替艾絨通過浸泡藥液的隔物進行施灸的一種治療方法。

概 述

藥棉隔物灸是在棉花灸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它是以藥棉代替艾絨通過浸泡藥液的隔物進行施灸的一種治療方法。本法近年來才見諸報導,有關資料尚不多,其確切效果及適應病證還有待更多的實踐赤證實。

操作方法

隔物製備
藥物組成:艾絨20g、當歸15g、川芎15g、紅花10g、白芷10g、桔絡10g。將上藥放入低度紅麯酒1000ml中浸泡1個月備用。施灸時,將直徑為2cm,厚0.3cm,脫脂棉襯裡的紗布墊蘸上適量藥液,放置於所選的穴區。

具體操作

薄墊上放麥粒大小蘸有95%乙醇棉球1枚,點燃施灸。熄火後,原薄墊再灑上少許藥液,如上法再灸。熄火為1壯,每次灸3~5壯,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主治病證

跖膜炎、骨質增生、軟組織損傷等。

注意事項

1.藥棉灸施治的部位,應以皮膚紅暈濕潤而不起泡為度。
2.本法施灸時,應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如有灼痛可稍移動隔物。

臨床套用

1.急性腰扭傷
取穴:阿是穴(壓痛點)。
治法:
隔物製備:取山梔、白芷、續斷、樟腦、田七、乳香、沒藥、蘇木、兩面針、丟了棒、了刁竹各等份,放入適量糧食酒中浸泡,7日後放入蒸餾器中蒸餾。取蒸餾液備用。
灸治方法:以壓痛點為穴,將脫脂棉按痛點大小剪好,鋪患處,倒上藥水濕透藥棉。再用冷開水浸濕的繃帶圈在藥棉周圍,點燃藥棉;患者感到灼熱後即熄滅,待無熱後又復燃,再熄再點,重複3~5次。隨後用膠布將藥棉敷於患處。每日灸1次,3次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167例,經1~3次灸治,全部獲愈。
2.跖膜炎
取穴:阿是穴(痛點)。
治法:
隔物製備:艾絨20g、當歸15g、川芎15g、紅花10g、白芷10g、桔絡10g。將上藥放入低度紅麯酒1000ml中浸泡1個月備用。
灸治方法:施灸部位取阿是穴。令患者俯臥位,患足踝部墊於枕上,足底朝上。將直徑為2cm,厚0.3cm,脫脂棉襯裡的紗布墊蘸上適量藥液,放置施灸部位,薄墊上放麥粒大小95%乙醇棉球1枚,點燃施灸。熄火後,原薄墊再蘸少許藥液,如上法再灸。熄火為1壯,每次灸5壯,藥棉灸施治的部位,應以皮膚紅暈濕潤而不起泡為度。灸時,應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71例,結果:痊癒49例,好轉2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7.2%。

病案舉例

急性腰扭傷
陳×,男,46歲,市工商局幹部。I988年3月來診。自訴1小時前與人抬物,覺腰部閃了一下,腰即不能活動。查:腰活動度小,腰骶髂關節叩擊、壓痛明顯。施藥棉隔物灸法,灸中自覺一股熱氣直透痛處,腰骶部緊繃感即松解。灸後,腰活動度變大,次日復灸1次,痊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