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縣木偶戲

藤縣木偶戲

木偶戲是流傳於廣西藤縣的傳統戲曲藝術之一,主要分布在藤南的同心、金雞、新慶、天平、藤北的濛江、和平、太平、東榮、大黎等鎮,呈分散分布形。據木偶戲藝人說木偶戲起源於唐朝,在藤縣流傳源於明末清初,從玉林、北流流傳過來。藤南以金雞鎮大墳村為代表;藤北以和平、大黎為代表。藤縣流傳的木偶戲都是杖頭木偶。每隊一般2-3人。一人掌板、打鑼鼓,另外的人舞動木偶,唱、做、念、打,生、旦、淨、醜表演全包乾。木偶戲的演出內容多以中國古典小說、民間中流行甚廣的民間文學為主,並主要集中在唐、宋兩朝。如:薛仁貴系列、狄青系列、楊家將系列、包公系列:龍鳳再生緣、白玉霜等等。其他範圍的內容較少見演出。演出如古代說書,一場接一場,請聽下回分解的演下去,吸引觀眾到場觀看。如果是東家喜慶之事相請演出,還要先唱上一段應景祝賀之詞,恭賀東家之喜。

流傳區域

廣西藤縣

文物研究

藤縣木偶戲用藤縣方言演出,觀眾感到熟悉、親切。曲調簡單,憑演員自己的感覺演唱,沒有太多的板腔約束,唱腔、對白相當自由。吟唱是其唱腔的風格特徵。同音重複、級進。2、1、6是骨幹音。
演出需要的人員少,演出場地小,很容易安排。而且沒有固定的演出時間、場合。平時不唱,演出時唱。當山歌也唱幾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