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陶窯

藝陶窯

陶器製作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經過漫長的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技術已十分成熟,秦漢時期達到鼎盛。藝陶窯指的是燒制藝術品陶瓷的陶窯。

現階段研究

陶器製作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經過漫長的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技術已十分成熟,秦漢時期達到鼎盛。對於漢代的陶器和陶窯,已有研究者進行了專門研究,發表過卓有見地的文章及專著,但鮮有對戰國、秦漢之際陶窯進行專門的討論。戰國、秦漢之際的陶器生產在我國陶器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正是經過了戰國、秦漢之際陶器生產技術的不斷改良、發展,才出現了漢代制陶業的繁榮興盛。對我國已報導的戰國、秦漢之際的陶窯進行初步探討,對當時陶器生產的一些問題進行簡要分析。

形制劃分

根據發掘報告或報導中陶窯的平剖面圖、照片或文字描述,可以將這些戰國、秦漢之際的陶窯按窯室形狀、構造和煙道數量的不同,大致分為6 型:A 型3 座,窯室平面均為瓢形,結構簡單而且形制較小,均無煙道,根據火膛及窯內樣式不同,又可分為3 式:Ⅰ式,河北武安縣午汲古城1 號陶窯,窯門朝東,火膛從剖面看近漏斗狀,窯床上有一道縱行的淺槽,直通煙囪,在窯後壁向外凸出一個矮矮的煙囪,與壁相連。從火膛中所出的大量矮把碗式陶豆和柴炭灰來看,這是一座用草和木柴作為燃料來專門燒制陶豆的小窯。Ⅱ式,安陽縣阜城村Y1,為半地穴式,開挖在生土上,窯門朝東,火口呈長條形淺坑,窯柱位於火膛中央,石質,是支撐窯箅的中心支撐點。Ⅲ式,洛陽東周王城內5 號窯址,該窯形制很小,窯門朝南,窯室平面呈扁圓形,下部為火膛,堆滿草木灰,中間設窯箅,有四個橢圓形箅孔,火焰由下而上通過箅孔對置於箅上的器胚加溫,在窯室內發現少許陶片,如粗繩紋圜底鬲等。B 型14 座,窯室平面均為圓形,包括洛陽東周王城內1 號、4 號窯址、中山國靈壽城1 號窯址、河南安陽縣阜城村Y2、東周王城戰國Ⅰ式陶窯Y8、洛陽東周王城遺址區內的基建工地窯址以及洛陽紗廠西路東周王城的8 座陶窯。Ⅰ式,安陽縣阜城村Y2,該窯比較特殊,它由火門、火膛、窯室三部分組成,根據窯室內窯床分三層疊壓的現象可以知道該窯曾分三期使用,火門三期未見改動,火膛近似梯形。早期窯址結構與該窯區Y1( 屬於A 型Ⅱ式) 結構基本相同,由火門、火膛、窯柱等部分組成; 中期火膛與晚期窯址共用,只是窯床面與火膛底落差偏低; 晚期窯室底部填充物為紅燒土塊,壓於中期窯室面上。窯柱為一圓形石塊,火膛挖在生土上,內呈青灰色,外呈磚紅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