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
植株高30-80cm,具稀疏白色軟毛。主根細長而肥厚,但不呈肉質
肥大,側根發達。莖直立,圓柱形,具稀疏硬毛,並有分支。葉片稍帶白粉,基生葉多數,大頭羽狀分裂,長5-15cm,寬2-5cm,頂裂片大,長橢圓形,側裂片2-3對,交錯排列;莖生葉小,寬橢圓形或寬披針形。
總狀花序頂生,花大;要片4;花瓣4,淡紅色或淡紫紅色,寬倒卵形,長約2cm,基部具長爪,瓣片具紫色脈紋;雄蕊6,4長2短;雌蕊1,子房鑽狀,柱頭頭狀。長角果圓柱形,長4-6cm,果瓣近革質,具海綿狀橫隔,果實因種子間縊縮而呈念珠狀,先端具細長的喙。
種子扁圓形,直徑3-4mm。表面淡褐色,具網狀紋理,一端可見點狀種臍。去皮後可見肥厚的子葉2片,富油性,相互招疊,胚根位於子葉之間。氣微,味微苦。藍花子屬喜涼作物,具有耐寒、耐旱、耐瘠的特性。對土壤要求不嚴,在pH4.5-7.5的土壤上均可種植。常與馬鈴薯、青梨、蕎麥、燕麥輪作。
功能
種子含油量為30-42%,油中含有棕櫚酸5.99%、油酸19.54%、亞油酸19.15%、亞麻酸10.54%、甘碳烯酸9.02%、芥酸34.17%。藍花子的莖稈可作青飼料和綠肥。
種類
藍花子可以分為藍花春子和藍花秋子兩種:
1、藍花秋子幼莖綠色,心葉微紫,幼苗直立或半直立。主根較壯,不膨大。基生葉和下部葉大頭羽狀分裂,頂裂片卵形,側裂片2-6對,葉片綠色,微被茸毛。總狀花序,花為淡紫色和白色,花冠大而薄,分離,上有棕褐色規則細脈紋。角果皮厚,比春子略松。松高50-110cm,分枝下生,第一次有效分支5-8個。單株有效角果80-200個,閉果,不開裂,內有海綿狀隔膜,有明顯或不明顯果腰。每角果有效粒數平均4.5-5.5粒,種子扁圓光滑,千粒重10-28g。
藍花秋子一般種植在高寒山區海拔2300-3300m的二荒地、輪歇地上,多數集中在海拔2500-2800m之間。適宜播種期在5月上旬至7月下旬均可播種,以6月上旬至7月上旬為宜。多數採用點播,也有撒播和條播。一般到10月中、下旬成熟。
2、藍花春子幼莖多為綠色,少數微紫,心葉綠色或微紫色。幼苗匍匐或半直立,根部膨大。基生葉和下部葉片羽狀裂葉,側裂片3-6對,葉色深綠,密被茸毛。總狀花序,花為白色或淡紫色,花瓣微皺,分離,上有棕褐色細脈紋。果實為閉果,不開裂,內有海綿質,角果皮厚而堅。株高80-116cm,下生分枝型。第一次有效分枝5-10個,單株有效角果70-150個,每角果有效粒數平均265-3.5粒,種子扁圓或不規則,粒較秋子小,飽滿度差,千粒重9-11g。
藍花春子多數種植在海拔2000m以下的山地、丘陵地。一般在9月上旬至11月下旬均可播種,以10月中旬播種為宜。一般在翌年二三月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