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業績
從事農技推廣工作35年,緊密聯繫生產實際,堅持試驗、示範、推廣三結合,推廣先進技術,普及科技知識,培養科技人才,改革耕作制度,提高複種指數,使高寒山區冬水田變冬種田,一年一熟變一年兩熟;引進、選育農作物良種,培育篩選出20多個適宜高寒山區種植的早熟、優質、高產稻、麥、油、薯類作物良種,加速繁育推廣,改變了原來品種多、亂、雜、產量低的落後面貌;爛泥田、冷浸田通過開溝排水,整理排灌系統,摻砂,填客土,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通透性,增施有機肥、磷肥,栽老壯秧,適時曬田,克服了水稻前期發不起、後期不老苗的坐蔸現象,低產變高產,高產變更高產。
農業技能發展之路
結合生產實踐,曾在省、地科技雜誌上發表文章6篇,1964年受到《湖北日報》表揚,1972年被選為中共恩施地區第一屆代表大會代表,1973年12月被地委、行署評為全地區農業系統紅旗標兵,1983年晉升為農藝師,1988年晉升為高級農藝師,1989~1991年被聘為婁底地區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委員會農業組評審員。1983年榮獲國家農牧漁業部頒發的農業科學技術推廣工作者榮譽證書和證章。1992年被評為湖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辦學先進工作者。
先進事跡
1960年和1984年先後在農業部委託湖北省高教廳舉辦的師資訓練班和中央農業管理幹部學院華中農學院分院學習,更新知識。採取走出去,請進來,調查、蹲點、辦樣板、開現場會、印發資料、培訓和辦學等形式,推廣科學技術,推動了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海拔1100米以上的西部高寒山區,冬水田變冬種田,一年一熟變一年二熟,開創了高寒山區中稻—小麥、中稻—油菜、中稻—馬鈴薯、中稻—綠肥耕作制的新局面。運用多種綜合措施培育壯秧,成功地解決了高寒山區水稻栽培史上民眾留“隔秧田”(一年只育一次秧不插秧的專用秧田)的傳統習慣,不僅增加了水稻插秧面積,提高稻田利用率,而且由於秧壯苗粗,有利於水稻高產。引進選育農作物良種,培育篩選出20多個適宜高寒山區種植的早熟、優質、高產稻、麥、油、薯類作物良種。加速繁育推廣,並不斷提純復壯,更新更換,改變了原來品種多、亂、雜、產量低的落後面貌。爛泥田、冷浸田通過開溝排水,整理排灌系統,摻沙、填客土,水旱輪作,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通透性,增施有機肥,栽老壯秧,適時曬田,克服了水稻前期發不起,後期不老苗的“坐蔸”現象,低產變高產,高產變更高產,實現大面積平衡增產。
貢獻所產生的效益
1967年利川縣農科所三百多畝中稻平均畝產980多斤,創造了高寒山區一季中稻大面積畝產高產新紀錄。1971年根據恩施地區農業局局長張世廉同志的指示,為地直農業場所相關人員開辦了全區首期“九二○”土法生產套用培訓班,接著在利川縣農科所面向全縣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了農用微生物“九二零”的土法生產、套用和培訓,同時還重點開展了釀造微生物根霉、酵母的土法生產套用和培訓,均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所獲榮譽
結合生產實踐,曾在省、地科技雜誌上發表文章六篇,1964年受到《湖北日報》表揚,1972年作為中共利川縣代表團成員光榮出席了中共恩施地區第一屆代表大會,1973年12月在恩施地區首屆農業技術幹部大會上,被地委、行署樹為全地區農業系統紅旗標兵。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冷水江市農業局負責人事教育工作,認真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為全局知識分子辦實事、辦好事,把黨的溫暖送到每個科技人員,及時協助少數知識分子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積極為農村工農兵學員辦理錄用手續,為全局科技人員解決職稱套改、晉升、要求入黨、家屬農轉非、子女招工招乾、應徵入伍等方面的後顧之憂,充分調動了廣大知識分子的工作積極性。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及時編輯發行科技小報《冷江農技》,按農事季節將農、林、牧、漁、水、氣、農機等方面先進實用的科學技術印發到千家萬戶,滿足廣大農戶科學種田的需要。同時努力籌建、發展、完善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開展成人中等專業學歷教育,提高廣大農村幹部和農民民眾的科技文化素質,以適應農業現代化逐步實現的新形勢。1986年6月至1990年9月在冷水江市人事局的直接領導下,在市職改辦與辦公室的同志一道,勝利完成了全市企事業單位25個系列,高、中、初級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改革工作,評為先進工作者。工作期間,曾多年多次評為冷水江市先進工作者、立功人員、優秀黨員。1983年晉升為農藝師,1988年晉升為高級農藝師,1983年榮獲國家農牧漁業部頒發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者榮譽證書和證章,1989年至1991年被聘為婁底地區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委員會農業組評審員,1991年被評為湖南省農業廣播電視教育辦學先進工作者。
所入人才庫
從事農技生涯35年,愛崗敬業,追求卓越,爭創佳績,業績顯著,不僅得到各級黨政領導的充分肯定,而且還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業績被載入多家卷輯。載入《科學中國人 中國專家人才庫》、《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中國專家人才庫》、《中國人才世紀獻辭》、《中國當代創業英才》、《中國當代傑出共產黨人》、《當代中國人才資源寶庫》、《新時期優秀領導人才大典》、《三個代表的理論與實踐》、《學習實踐三個代表事跡報告》、《建國五十五周年優秀成就博覽》、《當代中國人》、《新時代先鋒》、《共和國的輝煌·中華驕子卷》、《中華百業新聞人物》、《中華百業新聞人物戰略文庫》、《建黨85周年經典紀錄·優秀共產黨員風采錄》、《人民公僕》、《中國共產黨名人大典》、《軍魂·在構建和諧社會中閃光》、《使命·共產黨員風采》、《中國優秀領導名人大典》、《中國知名專家學者辭典》、《偉大的事業 永遠的征途》——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85周年優秀文集、《中國龍·巔峰人物論壇》、《盛世英才風雲榜》、《黨魂·世紀功臣》、《中華功勳人物大典》、《盛世中華》、《共和國建設者·閃光的足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