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情況及職位
* 1963年:以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助理的身份開始科學研究生涯。
* 1969年:任法國布雷斯特布列塔尼海洋學中心海洋地質系主任。
* 1978年:任巴黎第六大學教授。
* 1984年:任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地質系主任。
* 1986年:任法蘭西學院教授。
獲獎和入會情況
* 1973年:獲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銀獎。
* 1984年:獲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頒莫里斯·尤英獎。
* 1985年:成為法國科學院院士,獲頒榮譽軍團勳章。
* 1990年:獲日本獎,獲頒法國國家榮譽勳章官佐勳章。
* 1991年:獲倫敦地質學會頒沃拉斯頓獎。
* 1995年: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2002年:獲巴爾贊獎。
創立“板塊構造說”的地質學家──勒皮雄
在“洋底擴張說”問世並被人們普遍接受不久,一位年輕的地質學者又提出了“板塊構造說”,儘管“板塊構造說”在最初提出來的時候還不夠完善,最終還是被今天的許多學者接受下來了。創立“板塊構造說”之一的是法國地質學家格扎維埃·勒皮雄。
在拉蒙特研究所工作期間,所里的研究人員都對“洋底擴張”說十分感興趣。唯獨勒皮雄對“洋底擴張”說的事實準確性有懷疑,甚至對英國劍橋大學兩位學者瓦因和馬修斯提出的海底古地磁異常理論也有自己的解釋。儘管他的看法是少數,他也沒有輕易地轉變自己的立場。1966年,他隨一個考察隊到南太平洋進行洋脊調查,獲得了1500千米的磁性剖面資料。之後,他又隨著一支考察隊到印度洋進行調查。從印度洋考察回來後,勒皮雄忙於整理調查報告。他根據已經獲得的各大洋磁異常和磁異常年齡方面的數據資料,企圖找到新的解釋。但是,由於這些材料缺乏機理上的聯繫,無法理出頭序,使他迷惑不解。
正巧,1967年在華盛頓召開了地球物理聯合會。為了尋找啟示,他放下手頭的工作,參加會議。他在“島弧、洋脊和洋底擴張”專題會上,聽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年輕教授賈森·摩根的發言,頗受啟發。摩根認為,地球表面是由被稱之為“板塊”的剛性球冠構成,在洋脊處不斷增生更新過程中,板塊與地球表面發生不變形位移,直到海溝處才被俯衝吞噬。摩根的這篇口頭髮言,儘管還很不系統,但給予勒皮雄很大啟發。在此後的6個月中,他首次系統提出了一個震驚國際地學界的新理論──“全球板塊運動模式”。他指出,地球表面是由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鑲接而成的;這6大板塊經過近2億年的運動,才到達今天的位置。他還對這6個板塊運動方向和運動速度進行了精密計算。這篇論文發表在1968年5月的《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上。
“板塊構造說”問世之後,雖然受到學術界廣泛的歡迎和重視,但是,也受到不少人的反對。客觀地說,“板塊構造”模式確有其積極的意義。它衝破了傳統地質學的狹隘性,為地學研究提供了一個進行思維和推理的新框架。藉助這個理論,既可重建地球表面演化的歷史,又可預測其未來。
應該說,最先提出“板塊構造說”的是美國的地球物理學教授賈森·摩根。然而,遺憾的是,他只在學術會議上做了口頭論述,他的論文是在一年之後才在《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上發表。另外,在此之前,英國《自然》雜誌也發表過英國劍橋大學麥肯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帕走合等的類似論文。至於這一新理論的發現,誰先誰後,還在爭論之中。更多的人認為,法國勒皮雄教授是首次系統提出“全球板塊運動模式”的學者,他系統地深化了摩根的觀點。
由於勒皮雄在地質學上的卓著成就,1985年10月,他當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