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民間最富挑戰性的體育運動,當屬鞦韆,維吾爾語稱“薩哈樂地
”。維吾爾族鞦韆與其他民族所不同的是鞦韆的高度較高,而且參加這項活動的規模也比較大,舉辦時是當地最富特色的一大景觀。薩哈爾地,漢語意為“轉輪鞦韆”,多流行於新疆南部地區。據《杜陽雜編》記載,唐代在維吾爾族民間就有類似的活動了。基本介紹
薩哈爾地,漢語意為“轉輪鞦韆”,多流行於新疆南部地區。阿
克蘇地區則稱之謂“恰克皮來克”。“薩哈爾地”與鞦韆同屬一類。據《杜陽雜編》記載,唐代有一位名叫石火胡的西域女子,能於百尺竿上張弦5條,以八九名女子積壓居一條之上,這種技藝與維吾爾族的“薩哈爾地”(轉輪鞦韆),頗有相同之處。
另一說法是根據維吾爾族古典敘事長詩《優素福一阿合麥特》而來,詩中說:王子優素福和阿合特兄弟二人因與其叔父包括可汗發生矛盾,被迫離家出走。他們率領部分民眾來到一處地方,架起空中轉輪使眾戲之,並伴以鼓樂以吸引各方散居農牧民前來投奔以壯大實力,該詩描寫的是13世紀維吾爾族的社會生活和歷史事件。由引可知,“薩哈爾地”的產生至少不晚於13世紀。清人蕭雄在《娛樂》一詩中對它還作過這樣的描寫:“一架鞦韆索影微,風前搖揚彩霞衣。由來技偉西域,怪底佳人愛奮飛”。“ 薩哈爾地”,由高約十五六米的主軸、木輪、輪桿以繩索連結而成。至軸垂直立於地面,輪桿套子至軸底部,由兩組(各4人)向同一方向扒轉,主軸頂端裝木輪,與底部輪桿以繩相連。推動輪桿即帶動木輪轉動。木輪兩端各系兩根長繩,供遊戲者牽附,遊玩時,人人推輪桿帶木輪轉動,繩端攀附者隨之轉動,木輪越轉越快,人也越飛越高。推桿人撒手以後,還可以借慣力轉飛良久。遊戲者更替進行。
還有一種較簡單的形式:在地上豎一約6米至8米高的木桿,下端埋地,上端同樣套一車輪,輪上按等分間隔安4個環,每環垂一繩到地,繩末端結成能伸進大腿的環套,每繩1人,左腿伸入環內,左手援繩,同時以右腿蹬地,使之族轉,愈蹬愈轉,愈轉愈快,愈快愈高,可離地飛轉。轉輪時每次就有2人或4人以保持平衡。遊戲規則由眾青年當場推舉首領掌握。
維吾爾族概況
維吾爾族是中國北方的一個古老民族,全疆有維吾爾族719萬人。“維吾爾”是自稱,意為“團結”之意。歷代史書上的“袁紇”、“韋紇”、“回紇”“回鶻”都是維吾爾族的不同音譯。 蒙古汗國以後,回鶻則稱“畏吾爾”、“畏兀兒”。1935年,當時新疆省政府定為“維吾爾”,沿用至今。維吾爾族遍布全疆,大部分居住在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阿克蘇等地。
維吾爾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維吾爾文。由於民族之間長期頻繁的交往和學習,新疆許多維吾爾族人兼通漢語和哈薩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