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關工委先進工作者
一個曾經面對日寇帶血的屠刀僥倖生還的小姑娘,對祖國滿懷愛心;一位普通的老黨員,有著崇高的政治責任;一個離休的老同志,揮灑餘熱傾注忠誠;一位年已耄耋的老人,揮發著無盡的活力。她,就是十餘年堅持不懈宣傳黨的優良革命傳統,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共產黨員、原靜安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薛映輝同志,現擔任靜安區關工委顧問、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三師分會靜安區聯絡組顧問。
自從1985年離休後,無論機關、社區,還是工廠、校園,哪裡有青少年需要幫助,哪裡就有薛映輝同志的身影。她患有糖尿病,家人、朋友勸她多保重身體,她仍一如既往地關心下一代的成長。
薛映輝同志關心最多的地方就是學校。十餘年來,她堅持積極與學校、社區合作,先後到市西中學、市一中學、民立中學等多所學校作宣講,據不完全統計2001年至2009年宣講了105次。她不顧自己年老體弱,結合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改革開放30周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老少共話靜安教育30年》等重大活動和重要節日,組織學生們參與相關活動。她向同學們宣講白色恐怖下地下鬥爭歲月,艱苦創業的和平年代,遭受迫害的“文革”時期,飽經風雨的奮鬥歷程,介紹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偉大成就,處處體現出她不求名利,無愧於黨、無愧於民的準則,使青少年既領略了先輩優良的革命傳統,無私奉獻、毫不利己的高貴品質,又受到了愛國主義、道德素質教育,深受師生和社區的好評。她還發動許多老幹部、老黨員用親身經歷向青少年開展宣講活動。
2008年8月,她應邀參加了曹家渡社區(街道)社區服刑人員集中教育會,在會上她為學員們作了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為主題的報告,勉勵學員們雖然誤入歧途,但祖國和人民是不會拋棄你們的,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自立自強、熱愛生活,樹立堅定的信念,爭取早日回歸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會後,她向學員們贈送了由她主編的《不能忘卻的記憶——老戰士抗日戰爭回憶錄》和《崢嶸歲月——老戰士解放戰爭回憶錄》兩本書。
2009年5月,她參加了“繼承革命傳統,共創國際靜安——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上海解放60周年老幹部與年輕幹部座談會”。她滿懷激情地向與會團員青年敘述自己參加革命的親身經歷,深情回顧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了新中國的建立,不屈不撓、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戰鬥歷程。告誡團員青年們要牢記歷史,弘揚五四精神,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勇挑革命重擔,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薛映輝同志運用新四軍歷史研究會老戰士的特有優勢,發動並組織撰寫革命戰爭年代的回憶片斷,從中精選了14位老同志的16個親身經歷的戰鬥故事,編輯製作了碟片《不能忘卻的記憶》。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前夕舉行了首發儀式,並將碟片贈送給全區共青團組織、各中國小、文化系統的圖書館、各街道社區,作為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鮮明生動的教材,受到各方面的好評。
2006年,她又將39位老同志撰寫的50餘篇抗戰親身經歷的回憶片斷和詩歌匯集成冊,出版了《不能抹去的記憶——老戰士抗日烽火回憶錄》,分贈給靜安區第八次黨代會的500餘位代表,受到區委書記龔德慶同志的讚揚。還與本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聯合舉行了贈書儀式。
2008年,她與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三師靜安區組的老同志一起,結合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聯合編撰了《崢嶸歲月—老戰士解放戰爭回憶錄》,該書共收錄了四十餘位老同志的60多篇反映老同志為黨和人民事業義無返顧、百折不撓、不怕犧牲、英勇奮鬥的文章。區委書記龔德慶同志親自為本書作序,區老領導為本書題詞。以史為鑑、以史育人,本書既是革命前輩留給我們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當前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一部極為珍貴的教材。在本區關工委2008年年會上舉行了贈書儀式,她得到了區領導和同志們的一致好評。
薛映輝同志十分關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工作和建設。她到劉長勝故居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座談,參與宣講,提出建議。多年來,她與學校團支部結成“忘年交”對子,與學生結對,到學校青年幹部培訓班座談。
2007年7月,當她得知顧正紅烈士紀念地塑像陳列場地較小的情況後,冒著酷暑,拜訪上海總工會主席陳豪同志,提出了懇切的建議,呼籲要充分利用和宣傳這一教育基地,成為上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本區的紅色之旅等教育基地留下了她的足跡和身影。她為下一代不遺餘力的努力,深受人們的欽佩。
薛映輝同志心繫青少年的成長,她雖然年事已高,但仍孜孜不倦、壯心不已地開展著關心下一代的工作,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