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草鼓歌

薅草鼓歌

“薅草鼓歌”,也叫打鼓薅草歌,薅草鑼鼓,打薅草歌。是黔西縣素樸、六廣河沿岸一帶村民在山野田間勞作時演唱的一種勞動號子類山歌。這種專門設定鼓手一邊敲打鑼鼓一邊領唱山歌的山歌表現形式,在素樸鎮的和平村、古聖村、屯江村和索風營村,六廣河西岸一帶世代傳承。它把民族民間原生態的山歌音樂文化融入到艱苦的生產勞動中,應該說它是當地山野田間勞動人民群體性聰明智慧的結晶。

內容簡介

“薅草鼓歌”是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相互影響,外來的農耕文明與當地少數民族原生態農耕文化的相互滲透影響,產生出的具有獨特地域風格的農耕山歌文化現象,同時夾雜進當地別具一格的黔西北民歌腔調。兼有一些 “喲、嘛、哎”等表達情感的襯字,形成了其獨特的藝術特徵,這是一首流傳於貴州黔西素樸一帶,在當地民間流行,勞動號子節奏特徵明顯,旋律結構較為規範的民間勞動號子類歌曲。該歌曲調式為民族五聲調式(徵調式:5612356)的勞動山歌號子。

根據民間口碑,“薅草鼓歌”應起源於公元前2000多年的楚漢戰爭時期,原創作者為漢高主劉邦。具體的說法是:項羽的楚軍在安徽垓下被劉邦的漢軍團團包圍,為了智取項羽,劉邦陣前編出一些楚歌教給漢軍,讓他們夜間四面不停地唱,聽到漢軍四面都唱楚歌,項羽以為漢軍把楚地都占領了,本就兵少糧盡的項羽更加意志崩潰,慘敗垓下。戰亂與紛爭結束,士兵回歸於農耕生計,此“喊嗓子”歌也就逐漸演變成了人們用來活躍勞動氣氛、提高勞動效率的田野歌謠,並被巴東的土家山民經久不衰地喊了2000多年。據考證,黔西素樸,六廣河沿岸的這一民間音樂演繹形式傳承者應該是明洪武年間“調北征南”時入黔。

初夏時節,在素樸鎮的田間地頭,每當到了下地除草、薅苞谷(給玉米地除草)季節,就會看到勞動者們集結在一起,一字型沿山坡土地排開,掄鋤頭薅草。這一現象在山間地頭並不奇怪,奇特的是在所有勞動者身後有一獨特的人,不勞動也不歇息,只是站在人群背後,有節奏地一邊敲鼓一邊高聲歌唱,如果誰要想偷懶或是已經懈怠落後了,鼓者就會立定在他的身後猛敲猛唱,催其奮進,趕上他人。一個個山頭,一陣陣鏗鏘的鼓點伴隨著粗獷明亮的山歌調子,數十個一線排開的山民們跟隨鼓點的節奏,掄著鐵鋤輕鬆愉快地薅著地頭的雜草,勞動場面你追我趕,一人領唱眾人和,熱火朝天。

正是這流淌在山野田間裡的鄉土山歌,激勵著人們在持續、繁重的勞動生產中創造出眾多的物質財富。當地俗語說:“不唱不喊,一天不能到晚,不唱不說,一天怎能到黑!”充分顯示出山歌在生產勞動中最直接的鼓舞作用。薅草鼓歌一開場就如同打開了泄洪閘,一泄千里、欲罷不能,炎熱與勞累被歌者唱得蕩然無存。

山歌所唱:

太陽落坡坡背黃,弟兄姊妹兩頭忙,一忙整土地,二忙送太陽,太陽送到背陰處,陽山坡下好乘涼;

太陽落坡坡背陽,坡腳龍灘萬丈長,摔個石頭試深淺,唱首山歌送太陽;

太陽要落坡,搓根大麻索,打起花香鼓,拴也拴不著;弟兄齊動手,撈起竹桿奪,太陽沒留住,慢慢溜下河。

“薅草鼓歌”的歌詞不僅僅是反映勞動方面的,它還可按時段分為:早上歌,中午歌和下午歌,各分部中又可細分為很多部分,或敘事,或言情,或調侃。如:接太陽歌、打煙歌和喝茶歌等。其內容十分豐富,上唱天,下唱地,述歷史,說忠孝,言四季,談禮儀、論國事等,唱歌時,歌者可即興撰詞,也可演唱傳統古詞老調。歌者還把自編的唱詞演繹得詼諧幽默,達到愉悅人心情的特點和作用。歌詞內容情感豐富,演唱方式質樸,曲調簡約明快,極富感染力。打鼓唱歌者引吭高歌、眾勞作者和聲一片。人們激情飛揚,快速除草、生產勞動現場呈現出鼓樂喧天、歡歌笑語的熱鬧場面。詼諧愉悅的薅草鑼鼓不僅能保證除草的進度和質量,還讓繁重的體力勞動在笑聲中變得輕鬆,讓勞動者充分享受到勞動的愉悅。

山歌以領唱與眾人合唱伴入的方式交替進行,貫穿始終。樂曲的旋律結構以領唱與合唱交替應答接唱形式不停向前發展,旋律連線流動順暢,演唱情緒高亢,熱情明快,一唱一和,不斷反覆,一天幾十首唱下來,全然沒有結束感。

勞動號子從開始到結束,演唱者(也是山歌號子的鼓手)在演唱時伴奏的小堂鼓一直以:X XX XX XX XX 或是 XX X XX XX XX 兩種主要的鼓點節奏一直伴奏到整個演唱結束,演唱不停則鼓點不停,鼓手本人即山歌的領唱者,如此一來也就保持了號子類山歌情緒節奏的及時到位以及演唱者對歌場所需要節奏的把控,隨著歌者的情緒起伏的強弱變化,烘托起勞動號子歌者的情緒起伏性、鼓舞性,以及滿足勞動者在生產勞作之際那種特殊的、強烈宣洩的需要。隨著歌者(領唱者)視勞動生產需要變換旋律結構,強弱變化、速度變化,或是歌詞演唱內容的需要與鼓點變化時,這個時候鼓點就會時強時弱,上下起伏,以喚起人們的勞動生產熱情和調動勞動生產節奏,每間隔兩個小節鼓點就會以:XX X X X XX XX這樣強烈的不穩定鼓點節奏來推動樂曲旋律的向前發展,同時,保持旋律節奏的不穩定性,再從不穩定性產生的內在要求發展到相對穩定為止,從而推動旋律不斷律動與發展。穩定到不穩定,不穩定到穩定,不斷重複,反覆發展,沒有盡頭。

“薅草鼓歌”旋律婉轉,融入貴州黔西北花燈音樂中的一些音樂元素,使得整個音樂旋律架構顯得婉轉優美,旋律也不失高亢,跟巴楚文化、巴渝文化有一定的內在聯繫。大集體生產時期,田間地頭更是熱鬧非凡。每天誰最早唱的那首歌叫起歌。起歌是一首從古到今內容固定不變的現成歌,即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而接歌的內容則可以是歌都即興創作,也有流傳下來的現成歌詞。在薅草鑼鼓山歌傳承過程中,附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從而形成了薅草鑼鼓山歌在演唱準備前有一套約定俗成的避諱和禁忌,其意旨在引導村民認同感,從而喚起人們團結協作精神,激發勞動熱情,近而達到祈求風調雨順,年年豐收的目的。

演唱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字能力與良好的記憶,豐富的閱歷和嘹亮的歌喉,此人還需要在當地或村落里有凝聚力、親和力、有威望的長者或是具有這一演繹技藝能並能很好控制現場氣氛的人。更要具備能觸景生情,即興創作,現編現唱功底。年近70歲的民間藝人向光喜,就是素樸鎮和平村一帶年紀最大、也是當地還能把“薅草鼓歌”唱得較為完整的傳承人之一,“薅草鼓歌”是黔西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代先賢遺留下來的寶貴民間音樂財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形勢的發展,薅草鑼鼓山歌被人們增添了許多現代內容。在大躍進大集體時期,這種民間藝術形式一度發展到頂峰,但是隨著我國土地承包制的改革興起後,土地承包到戶,勞動場面由密集型開始轉變成分散型,各家各戶田間勞作的隨意性、單幹性,加之近年來打工潮的影響,使這一田間藝術表現形式的功能正在慢慢地衰退,甚至有可能會完全喪失。如今,很少年輕人知道這一原生態的農耕文化現象,這是一個擺在廣大精神家園守護者面前的現實難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