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薄齒蘚屬
分類地位
蘚綱(Musci)
真蘚亞綱(Bryidae)
叢蘚目(Pottiales)
叢蘚科(Pottiaceae)
薄齒蘚屬(Leptodontium)
屬模式種
該屬模式種為:薄齒蘚(粗葉薄齒鮮)
分種檢索表
1.植株較矮小或纖細;葉片呈卵圓形,先端急尖,不背仰;上部邊緣具細齒···········2
1.植株較粗大;葉片呈卵狀或橢圓狀長披針形,葉捲曲先端背仰;上部邊緣具不規則的粗銳齒···3
2.植株較矮小,密生葉;葉細胞壁強烈增厚·············5.厚壁薄齒蘚L.warnstorfii
2.植株較纖細,疏生葉;葉細胞壁薄··················1.齒葉薄齒蘚L.handelii
3.葉細胞較大,(直徑約20μm),密被突出的星狀疣··········2.疣薄齒蘚L.scaberrimum.
3.葉細胞較小,(直徑不超過10μm),胞壁具多個小圓疣···················4
4.葉片呈長橢圓狀披針形,先端急尖,葉基狹窄············3.台灣薄齒蘚L.taiwanense
4.葉片呈卵狀長披針形,先端漸尖,葉基部較闊············4.薄齒蘚L.viticulosoides
形態特徵
植株較粗壯,疏叢生。莖直立,高3--5cm,具叉狀分枝或成叢分枝。葉疏生,乾時扭轉貼生莖上或皺縮,濕時傾立或背仰;呈長橢圓形或長卵狀披針形,先端闊,急尖,葉邊下部全緣,稍背卷,上部平展,具細齒;中肋粗壯,在葉尖稍下處消失;葉細胞呈4--6邊形或多角狀圓形,壁薄或稍厚,具多個圓形細疣;基部細胞稍長大;平滑無疣,黃色或透明。雌雄異株。雌苞葉較長大,基部呈鞘狀。蒴柄細長,有時多數叢生;孢蒴長圓柱形,直立或稍彎曲;環帶具多列細胞,自行卷落;蒴齒無基膜,齒片縱長兩裂,具疣及縱斜紋;稀具前齒層;蒴蓋圓錐形,有長喙。孢子黃色,具細疣。
分布地區
本屬全世界約46種,多分布於溫帶至熱帶地區。我國有5種,多為中國—喜馬拉雅地區所特有種類。
本科特徵
蘚綱 真蘚亞綱 叢蘚目的1科。
植物體多直立而密集成叢或墊狀生長。高0.5~8厘米,色澤多暗綠、鮮綠或黃綠色,稀呈紅棕色,不分枝或稀少分枝。葉披針形、卵披針形或闊舌形,乾燥時多捲曲;葉邊全緣或具齒,有時背卷或內卷。葉細胞圓卵形、方形或稀呈不規則形,多具粗疣或馬蹄狀疣,稀平滑。孢蒴卵形,橢圓形或圓柱形;無蒴齒或具單層蒴齒,齒片多狹披針形,常具粗疣,直立或旋扭。染色體數多為n=13,26及其衍生數;泛生牆蘚n=60,為苔蘚植物中染色體的最高數。
生存環境
有75屬和1380種。多見於北半球,少數屬種亦分布南半球。中國有34屬和100餘種。喜著生在向陽多鹼性林地、土壁、岩面及牆上。在極乾燥的場所常生長具白毛尖、葉邊捲曲的屬種。該科部分植物較耐乾寒,分布海拔可達3000~5000米以上的地區。該科植物土生牆蘚和對齒蘚的化石已發現於11000年前美國緬因州的地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