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薄扶林](/img/e/913/wZwpmLyIDO3AzNzEDN3U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xQ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薄扶林的北面為摩星嶺道,與中西區接壤。其範圍沿薄扶林道及香港島西岸一直向南延伸,直到華富邨一帶為止。所覆蓋的範圍,包括沙灣(大口灣)及鋼線灣等地。
薄扶林本來僅指薄扶林村附近一帶,後來逐漸發展為薄扶林道沿線地區都是薄扶林的範圍。雖然薄扶林村附近一帶於地區行政上屬於南區,但由於過去大部分人在廣義上的薄扶林居住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香港大學附近)都在中西區,亦會有人誤以為它是完全屬於中西區。而事實上,過去不少原屬廣義上的薄扶林的地方,現在都被劃入了中西區的山頂選區(A04)及大學選區(A05)。
地名來源
薄扶林古稱百步林。由於該處一帶以前為茂密的森林,有很多叫薄鳧的鳥栖息,因而又被稱為薄鳧林。其後,地名被寫成薄扶林,一直沿用至今。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亦曾被寫成朴湖林。
歷史
![薄扶林](/img/a/939/wZwpmLzMDMxYzMxIzM3U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yM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位於薄扶林的薄扶林村,歷史可追溯至清朝康熙年間三藩之亂時,約有二千餘人從其他地區避難到此,成為香港島的最早的原居民。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編纂的《新安縣誌》,曾經提及薄扶林村是港島上的兩條村落之一(另一條為黃竹坑的香港圍)。香港政權移交之後,當地居民過去曾多次要求政府給予跟新界原居民等同的權益,但被政府拒絕之餘,還面臨被清拆的命運。
1860年左右,薄扶林稱為“博胡林”,是英國商人的夏日避暑區,山腰、山頂別墅林立,山頂有守望者房屋數間,戶外有旗桿,凡有輪船到港,守望者升旗為號。博胡林附近有跑馬場、每逢孟春賽馬,仕女如雲。港督還創建一所占地百頃的博胡林公園。
1883年,香港第一個水塘——薄扶林水塘落成,為香港提供自來水,泉水來自太平山,由管道引至水塘。1885年,香港牛奶公司於薄扶林村附近,即置富花園現址,興建牧場,稱為薄扶林牧場,是香港的第一個牧場。1911年,位於薄扶林以北的香港大學成立,吸引不少教職員及學生居住於薄扶林區,到現時薄扶林還存有很多香港大學的宿舍。1937年,瑪麗醫院開幕,當時號稱“遠東規模最大的醫院”,直到現時仍是香港最主要的醫院之一。
著名地點
◆主要住宅區
華富邨
華貴邨
置富花園碧瑤灣
貝沙灣
薄扶林村
寶翠園
◆其他地點
數碼港
瑪麗醫院
心光盲人學校
中華廚藝學院
薄扶林郊野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