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蕭退庵(1876~1958),原名嶙,一名蛻,字盅孚,一署退庵、蛻庵,與蛻公、退公、皋松老人。常熟人。1931年後定居葑門內闊家頭巷圓通寺內。比鄰僧舍,地在南園。故又取號南園老人。早歲寓滬,執教於城東女學和愛國女學,復兼行醫。先後參加南社和同盟會,以文字鼓吹革命。其性高傲撥俗,不好交遊,對權貴和勢利場中人不屑一顧。敵偽時,汪精衛大開壽筵,遍邀當代作家賦詩題字,偽省長李士群向他求取筆墨,許以重金。他婉言謝絕,並對人言:“汪同我過去均為南社社友,應知我野性難馴,不善逢迎”。解放後,經人民政府聘為江蘇省文史館館員,於1958年5月謝世於任上。藝術風格
蕭退庵名蛻,字中孚,以退庵名世,別號很多,江蘇常熟人。真草隸篆行五體皆工,尤以篆書名揚大江南北。自許甚高,以為篆書成就在前輩名家吳昌碩等人之上。初學鄧石如,以後“上窺周、秦、漢代金石遺文,能融大小二篆為一”,篆字基本是用圓筆,筆法較簡單,結構也少變化。他對篆書,有自己獨到的體會:“篆書貴圓轉自如,貴柔中有剛,貴結構緊湊。必須寫得方,寫得扁,方是好手;吳大微寫得是方了,可是不夠圓轉,不夠流麗;楊沂孫呢,又嫌圓而無骨,結構鬆弛;吳昌碩則剛有餘而柔不足,尤其他那種縮項聳肩的樣子實在太怪了”
蕭退庵自己的篆書確實克服了這些人的不足。他化傳統的長篆為方篆,但方之後尚能保持圓勁的用筆與體勢,結字特好,正是所謂疏可走馬、密不容針。
蕭退庵另一個叫人稱道的地方是,他主張書貴自然,以造作為書家大忌。這一精神明顯地體現在他的行草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