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畫像石,石面粗糙,多為平面陰線刻;東漢,隨著畫像內容的日趨繁複,平面剔地淺浮雕、高浮雕及弧面淺浮雕等技法應運而生;線條由生澀變得流暢,物象刻繪重在寫意。
自南朝宋至清末的長期歲月中,蕭縣石刻藝匠繼承、發揚了漢代畫像傳統,並注重革新和豐富技法。先是唐宋墓前圓雕的出現,使石刻由單一平面刻發展為立體性雕鏤,本縣李石林村西李姓墓前的石猴、石羊、石馬、石人,造型樸拙,線條簡潔。明代蕭縣高浮雕,特別是透雕的新技法,把蕭縣石刻藝術推向了更高的水平;明代的莊裡鄉陶墟村牌坊,有20塊透雕雙面雕,其中包括4塊鏤空花板,剔透玲瓏,技藝精湛;明代萬曆5年,蕭縣重建黌學大殿,殿前台階中部刻有超高浮雕盤龍,造型奇特優美,線條張馳有度,刀法靈活多樣。雖然全縣石刻精品大多毀於天災人禍,但石刻藝術卻在民間流傳下來。
近幾年來,蕭縣石刻藝人或遷徙他鄉,或年老體衰,因此,保護石刻藝術成了當務之急。
相關詞條
-
龍城[蕭縣別稱]
蕭縣,安徽省宿州市轄縣,地處安徽省北大門、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位於淮海經濟區、徐州都市圈的中心部位和華北平原的東南邊緣;總面積1885.3平方千米。 蕭...
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行政區劃 人口 -
蕭縣
蕭縣,安徽省宿州市轄縣,地處安徽省北大門、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位於淮海經濟區、徐州都市圈的中心部位和華北平原的東南邊緣;東臨徐州,南接淮北,北連豐縣,西...
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行政區劃 人口 -
蕭縣博物館
蕭縣博物館成立於1978年,館址設在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蕭縣孔廟院內。蕭縣博物館屬地方綜合性博物館,隸屬蕭縣文廣新(旅)局。我館現有各類文物藏品3千餘...
簡介 歷史沿革 展廳陳列 館藏文物 活動建設 -
蕭縣墜子
蕭縣墜子,是流傳於安徽省蕭縣的曲藝品種。是20世紀初蕭縣藝人在演唱河南東路墜子的基礎上,大量汲取了當地其他曲種和徐州梆子的音樂唱腔基礎上逐步形成的。具有...
信息 歷史淵源 文化背景 曲藝形式 代表作品 -
漢墓群[蕭縣漢墓群]
蕭縣是漢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中國第一個被命名的書畫之鄉的城市,截至2016年已發掘的700多座漢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畫像石刻。 出土有陶器、玉器、青銅器...
發掘情況 發現區域 出土文物 -
蕭縣非遺文化公園
蕭縣非遺文化公園占地面積2.9萬平方米,在鳳山隧道口遊園基礎上改造提升而成,公園內有涼亭、毛石廣場、籃球場、健身器材、登山便道等設施。同時,特別精心設計...
建築布局 文化 -
天門寺[安徽省蕭縣天門寺]
天門寺,又稱鑽天峪、小黃山。位於安徽蕭縣白土鎮戴村,始建於公元425年,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之子劉義隆在天門山興建寺院,因一山中劈,雙峰壁立,過此步步登高...
歷史沿革 建築格局 自然景觀 文物價值 文物保護 -
瑞雲寺[安徽蕭縣瑞雲寺]
瑞雲寺,原名登雲寺、皇藏寺、黃桑寺,又稱“小寶華山”,雅額“蕭國福地”,蕭城八景之一,位於安徽省蕭縣皇藏峪內。始建於南朝梁大同年間(535—546),距...
歷史沿革 建築格局 主要景點 佛事活動 歷史文化 -
天門山[安徽省蕭縣天門山]
安徽蕭縣天門山,該山巍峨險峻,遠望兩山峰之間裂如門,故名天門山。山中怪石嶙峋,古木參天,許多檀樹生於亂石之中,盤繞崖石之間,蜿蜒如青龍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