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石刻描述
蕭秀為梁文帝第七子,封散騎常侍、司空、安成郡王。蕭秀墓石刻,為南朝墓石刻中遺存最為豐富、規模最為完整的一處。現存石獸二,東西相對,軀體極大,無角,張口垂舌,頸粗短,浮雕雙翼如鳥翅,頂及脊有凹溝,遍體刻毛飾紋,雕刻技法嫻熟、精湛。神道碑三,二立一殘倒,東碑全高5.16米。碑側原有浮雕五塊,現已模糊不清。西碑全高5.12米,剝蝕更為嚴重,碑陰文字難認,有樹碑官吏姓名。石碑座二。殘碑三。蕭秀墓已於1974年發掘,石刻作為南京南朝石刻的代表,得到了妥善修整和保護。
蕭秀墓石刻是一種石刻,在我國古代非常出名,雕刻十分精美。
蕭秀為梁文帝第七子,封散騎常侍、司空、安成郡王。蕭秀墓石刻,為南朝墓石刻中遺存最為豐富、規模最為完整的一處。現存石獸二,東西相對,軀體極大,無角,張口垂舌,頸粗短,浮雕雙翼如鳥翅,頂及脊有凹溝,遍體刻毛飾紋,雕刻技法嫻熟、精湛。神道碑三,二立一殘倒,東碑全高5.16米。碑側原有浮雕五塊,現已模糊不清。西碑全高5.12米,剝蝕更為嚴重,碑陰文字難認,有樹碑官吏姓名。石碑座二。殘碑三。蕭秀墓已於1974年發掘,石刻作為南京南朝石刻的代表,得到了妥善修整和保護。
蕭景墓石刻位於南京市棲霞區棲霞街道甘家巷西,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表上存有石望柱(即“華表”)、石辟邪各一座。
陵墓簡介 墓主簡介南朝陵墓石刻分布在南京、江寧、丹陽、句容四個地區,其中南京的六朝陵墓共有17處,主要有麒麟、天祿、辟邪、石柱、碑等。這些雕刻形象生動、氣勢宏偉,有棱形的...
簡介 梁安成康王蕭秀墓石刻 梁吳平忠侯蕭景墓石刻 梁鄱陽忠烈王蕭恢墓石刻南朝陵墓石刻是南朝皇帝和王侯陵墓前的神道石刻,又稱六朝石刻,全部位於江蘇省境,截至2018年底共有33處,按地區劃分,南京21處、句容1處、丹陽11處。...
歷史沿革 梁安成康王蕭秀墓石刻 梁吳平忠侯蕭景墓石刻 梁鄱陽忠烈王蕭恢墓石刻南京南朝陵墓石刻,位於南京市主城周邊、主要分布於棲霞區、江寧區境內。南朝宋、齊、梁、陳均建都南京,現存帝王、貴族陵墓石刻共17處。南朝石刻年代最早的南朝...
概述 全國文保列表宋元時期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等石刻和佛教選像。宋元時期泉州為重要海港,大量外商僑居此地,以阿拉伯人為多。當地遺留大量阿拉伯文墓碑,教堂壁龕和古基督教...
概述 現狀 文化背景 豐彩多姿的宗教石刻藝術 評價蕭憺(478年-522年12月9日 ),字僧達。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南北朝時期南梁宗室、大臣,梁文帝蕭順之第十一子,梁武帝蕭衍異母弟。 天監元年(5...
人物生平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親屬成員 史料記載石刻是造型藝術中的一個重要門類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石刻屬於雕塑藝術是運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質材料上創造出具有實在體積的各類藝術品。 中國古代石刻種類繁多古...
簡述 分類 起源 石刻之最 景點2.齊武帝蕭賾景安陵,建成於公元493年。 3.齊景帝蕭道生修安陵,建成於494年,在丹陽胡橋鄉仙塘灣。 4.齊高帝蕭道成泰安陵,建成於482年,在丹陽...
丹陽六朝皇陵石刻 分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