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梁五銖錢

蕭梁五銖錢

錢文“五銖”二字,分列方孔左右,通常是右“五”左“銖”。它的標準重量為4克,錢徑2.5厘米,厚0.12厘米。它繼承了秦半兩錢的形制,確立了圓形方孔,內外有郭,並發展成為輕重大小適度的銅質錢幣。自漢武帝元狩五年至西漢末年,幣制不復改變。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40)鑄行東漢五銖錢。

蕭梁五銖錢

五銖錢始鑄於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錢重五銖,上有“五銖”二篆字,故名。

錢文“五銖”二字,分列方孔左右,通常是右“五”左“銖”。它的標準重量為4克,錢徑2.5厘米,厚0.12厘米。它繼承了秦半兩錢的形制,確立了圓形方孔,內外有郭,並發展成為輕重大小適度的銅質錢幣。自漢武帝元狩五年至西漢末年,幣制不復改變。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40)鑄行東漢五銖錢。

此錢徑2.5厘米,重3.4~3.5克,外郭較窄。靈帝時鑄“四出五銖”,即錢背有四道斜紋,由穿孔四角至外郭,其形制、質量與東漢五銖錢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蜀漢鑄直百五銖;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始鑄“太和五銖”,宣武帝永平三年(510)鑄“永平五銖”,孝莊帝永安二年(529)鑄“永安五銖”;西魏文帝大統六年(540)鑄“大統五銖”,形制似“永安五銖”。蕭梁初期,曾鑄“大樣五銖”;北齊文宣帝天保四年(553)鑄“常平五銖”。581年,隋統一後,另鑄“開皇五銖”,結束了長達一百餘年幣制混亂的局面。

唐武德四年(621)鑄“開元通寶錢”,廢止五銖錢。五銖錢流通七百餘年,是中國歷史上鑄造數量最多,流通時間最久的錢幣。

(圖)蕭梁五銖錢蕭梁五銖錢

普通漢代五銖在1-3元左右,特殊材質或者帶標記的會貴一些
自己喜歡的話可以收藏,畢竟已經有一兩千年的歷史了

北齊的常平五銖和私鑄的常平錢,北周的五行大布永通萬國錢,以及南朝的陳五銖、太貨六銖,甚至劉宋的鵝眼錢,蕭梁的剪邊錢等,在商業領域繼續參雜流通。河西諸郡還使用西域的金幣、銀幣。這些錢幣精劣大小輕重不一,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因此,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強中央政權,鞏固封建統治,隋文帝下令整頓貨幣,鑄行統一標準的五銖錢。

隋五銖有兩種,分兩個階段鑄行:

一、隋文帝開皇六年至仁壽四年(公元581-604年)鑄行“開皇五銖”,又稱“置樣五銖”;二、隋煬帝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鑄行“五銖白錢”。

開皇五銖又稱置樣五銖,文帝開皇年間鑄。為保證新錢質量,推廣新錢,政府明文規定每千錢重四斤二兩,命各關置百錢為樣,合乎標準才入關,否則銷毀,重新鑄造。並且禁止各種舊錢的流通。

至開皇五年(公元585年)貨幣終於統一,專行五銖錢。

開皇五銖製作精美整齊,形體大小輕重不一,標準錢一般為2.5厘米,重約3.0-3.4克,小型者錢直徑為2.3厘米,重約2.25-2.3克。“五銖”面文為篆文,橫讀,“五”交筆斜直(也有稍彎曲的),穿孔右邊鑄有一豎線,背面皆有廓,邊廓且較闊,累積八九萬枚才滿米斛,可謂輕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