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道銀

蔣道銀

蔣道銀,1946年8月15日出生,畢業於上海戲校舞美設計專業,中國文物學會文物修復委員會常務理事、高級修復工藝師、上海古陶瓷修復中心主任。蔣道銀調入上海博物館後,師從前輩藝人學習古陶瓷修復工作。作為陶瓷修復專家,蔣道銀先生迄今為止已經修復了500多件曾經殘破的——但目前有些已經價值連城——古代陶瓷,從良渚文化扁足陶鼎到南宋官窯,從元青花玉壺春瓶到明青花龍雲大缸,從唐彩繪陶仕女俑到徐秀堂紫砂藝雕螃蟹。蔣道銀先生介紹:陳列修復要經過清洗、著色、作舊,但有一條,修復的地方越少越好。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蔣道銀

文物修復專家蔣道銀文物修復專家蔣道銀

文物修復專家蔣道銀

,男,1946年8月15日出生,漢族。1966年畢業於上海戲校舞美設計專業,1975年調入上海博物館。現任中國文物學會文物修復委員會常務理事、高級修復工藝師、上海古陶瓷修復中心主任。

修復作品

蔣道銀調入上海博物館後,師從前輩藝人學習古陶瓷修復工作。作為陶瓷修復專家,蔣道銀先生迄今為止已經修復了500多件曾經殘破的——但目前有些已經價值連城——古代陶瓷,從良渚文化扁足陶鼎到南宋官窯,從元青花玉壺春瓶到明青花龍雲大缸,從唐彩繪陶仕女俑到徐秀堂紫砂藝雕螃蟹。有人說,他修復了古代窯工們的心血和智慧,但也有人以為,如果從更加廣泛的意義上講,他修復的應該是曾經缺失的中國古代陶瓷史。

在他所修復的作品當中,唐彩繪仕女俑原品已裂成16塊碎片,修復後栩栩如生、端莊迷人。此外,出於蔣道銀之手修復的著名古陶瓷文物還包括元青花雙龍四系扁壺、明代犀牛角雕爵杯、康熙五彩怪獸盤、魯迅遺容的再現、明代永樂款漆盒、黑陶扁足鼎、成化鬥彩盤、成化素三彩鴨熏、紫砂壺等。

修復作品成為首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在首都博物館精品雲集的瓷器展廳中,“青花鳳首扁壺”以鶴立雞群的姿態,被安放在最顯著的位置。儘管這件瓷器殘損嚴重,是一件經過重大修復的展品,但它在眾多藏品中的地位卻不容忽視,被視作首都博物館理所當然的“鎮館之寶”。

修復後的青花鳳首扁壺修復後的青花鳳首扁壺

修復後的青花鳳首扁壺

2003年7月,從事古代瓷器修復工作的蔣道銀,接手了首都博物館的一件瓷器。這件瓷器在送來之前,已經用石膏進行過簡單黏接,基本型制似乎還相對完整。然而在清理、去除原來的黏合劑以後,見多識廣的蔣道銀也不僅大吃一驚。這件文物已經碎了48塊,大的也就巴掌那么大,小的就像蠶豆、黃豆那么大,48塊,粉身碎骨。

20世紀70年代初,為配合北京的城市改造,元大都遺址的探尋、勘察工作也開始緊鑼密鼓的進行。十幾處不同類型的建築遺址,在考古工作者的精心清理下,逐漸顯露出真容。隨著發掘深入,更為不可思議的事出現了。在六鋪炕地區元代居民遺址的清理中,一個神秘的地窖被發現,而這個窖藏中,一次就出土了10餘件元代青花瓷器。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這件造型奇特的青花扁壺。因為它的壺嘴是一隻鳳頭的造型,因此,人們就給它取名為“青花鳳首扁壺”。

從明初北京城牆的南移開始,元代瓷器精品——“青花鳳首扁壺”,一直被埋藏於明代修建的北城牆之下,躲避了一次次城市改建、破土動工。高大厚重的城牆,整整護佑了“青花鳳首扁壺”600年。

經過複雜、艱苦的修復,“青花鳳首扁壺”在蔣道銀的手中,逐漸顯露出了它原本的面貌。然而對蔣道銀來說,僅僅把它修復到能參加展覽的水平,還不是文物修復工作的最高境界。

蔣道銀先生介紹:陳列修復要經過清洗、著色、作舊,但有一條,修復的地方越少越好。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可逆修復,以後還能拆了重修,現在我們的技術、科學達不到的,以後如果覺得修的不好,還可以拆了重修。就是給後人留一條路子。現在我們國內,包括世界上都非常重視這個可逆修復。

今天,獲得“再生”的“青花鳳首扁壺”,作為首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安放在瓷器展廳最顯赫的位置上。對於“青花鳳首扁壺”,人們今天所給予它的一切榮耀都並不過分,因為在它身上所凝結的,已不僅僅是單純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同時也凝結著當代中國文物修復事業,最為亮麗的一筆重彩。

學術作品

《古瓷藝術鑑賞與修復》:程庸,蔣道銀 編著;

《明清工藝品的修復》:蔣道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