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蔡鍔作為湖湘文化重要領軍式人物,歷史上曾受到湖南熱血青年的追隨。其故居出生地,已成為全球華人憑弔蔡鍔將軍的特殊場所而倍受關注。目前也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6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10月30日,蔡鍔故居項目奠基開工,蔡鍔將軍長孫蔡協參加,總投資約十億元,加強對蔡鍔故居的保護開發。
人物簡介

1897年入長沙時務學堂,接受了梁啓超等人維新思想的影響。1899年赴日本,先後畢業於陸軍成城學校和陸軍士官學校,曾參與組織“拒俄義勇隊”。
1904年回國後,在江西、湖南、廣西等地從事軍事教育工作。其間著有《軍事計畫》一書,對加強國防建設和治軍用兵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
1911年初調雲南,任新軍第19鎮第37協協統,為加強新軍建設,編撰了《曾胡治兵語錄》。武昌起義爆發,他與革命黨人密商回響,10月30日在昆明組織武裝起義,次日起義軍占領全城,被推為雲南軍都督府都督。不久,他鑒於帝國主義覬覦我國西南地區,主持編寫了《五省邊防計畫》,提出了拱衛邊疆,加強防務,對付帝國主義侵略的具體方案。
1913年被袁世凱調北京任參政院參政等職,授將軍府昭威將軍。
1915年袁世凱稱帝,他由北京潛回雲南,與雲南將軍唐繼堯等人於12月25日宣布雲南獨立,組織護國軍,發動護國戰爭。他抱病率第1軍入川,依靠人民支援和士氣優勢,運用近戰和迂迴包圍戰術,同數倍於己的北洋軍鏖戰川南,克宜賓、江安、納溪等地。
1916年6月,護國戰爭勝利結束,任四川督軍兼省長,11月8日病逝於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