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溫

蔡溫

1752年,蔡溫辭去三司官一職。 1761年,蔡溫病逝,尚穆王親臨其家弔唁。 蔡氏(母向氏,童名真吳瑞,夫翁文達)

基本信息

簡介

蔡溫(即具志頭親方文若,1682年-1761年)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時期政治家。他出生於琉球國久米村,其祖先是閩人。他自幼即接受良好教育,27歲時1708年曾前往中國福州琉球館,學習經濟、地理、治國等方面知識。兩年後學成歸國,成為王世子尚敬的教師。1716年,蔡溫以正議大夫的身份,隨耳目官夏執中(兼城親雲上賢年)赴清朝進貢,同時請求清朝冊封尚敬為王。1724年,蔡溫參與對蔡鐸本《中山世譜》的加筆和修正。次年蔡溫以國師的身份,對琉球國內的服制進行改革。1728年,因三司官馬獻圖(名護親方良意)離職,時任國師的蔡溫成為尚敬王朝廷的三司官。
蔡溫執政後,立即一系列改革。1732年,蔡溫與其他兩位三司官向和聲(西平親方朝敘)、毛秉仁(嵩原親方安滿)發布道德經倫之書《御教條》。這些改革政策引起一些士族的反對,1734年,和文學者平敷屋朝敏(彌霸親雲上朝文(向文德)長子)、王府高官友寄安乘(毛氏美里家七世)等人,向薩摩駐琉球的在番奉行所投書批判這一政策。蔡溫得知後,上奏尚敬王,以謀反罪,將首謀者平敷屋朝敏、友寄安乘磔死,同黨十五人斬首,史稱“平敷屋友寄事件”。
1735年(雍正十三年),因羽地間切的河流屢次決堤,毀壞農田,蔡溫奉命前往治水,依照自然規律,對河道進行疏導,使其改道;又重修農田,使當地的農業得以正常發展。又因北山地區的山林破壞嚴重,蔡溫率各官僚巡視北山,指教當地百姓種植樹林之法。
1739年(乾隆四年),蔡溫奉命測量日影,改正漏刻。
1752年,蔡溫辭去三司官一職。1761年,蔡溫病逝,尚穆王親臨其家弔唁。
蔡溫的著作很多,其中漢文著作有《圖治要傳》、《蓑翁片言》等;和文著作有《家內物語》、《獨物語》、《自敘傳》等。

蔡溫

蔡溫的頌德碑,在今沖繩縣那霸市的至聖廟裡蔡溫的頌德碑,在今沖繩縣那霸市的至聖廟裡

身份: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大臣
姓名 蔡溫
字 文若
官職 法司
童名 真蒲戶
號 魯齊
出生年 1682年
出生地 琉球國久米村
逝世年 1761年
父親 志多伯親方蔡鐸
母親 葉氏(童名真吳瑞,父葉必達)
元配 蔡氏(童名思戶金,號蘭秀,被出後改嫁阮璋)
繼室 相氏眞如姑樽
向氏真松金
元配之父 渡久地親雲上蔡壽(政包)
繼室之父 相氏上運天築登之親雲上英章
前川親方向嗣孝(朝年)
繼室之母 夏氏(向氏之母,號實屋,父湛水親方夏德庸
庶兄弟 蔡淵
同胞姊妹 蔡氏(童名思津奴,夫都通事梁津)
蔡氏(童名松嘉寧)
子 蔡翼(母向氏,妻津嘉山翁主尚寬室
女 蔡氏(母向氏,童名真吳瑞,夫翁文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