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組有耕地總面積1414.6畝,(其中:田185畝,地1229.6畝),人均耕地5.1畝,主要種植甘蔗等作物;擁有![](/img/c/c25/nBnauM3X2IzMxUDOwcjN0U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3Y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基礎設施
該組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電視、通路 、通電 ,通 電話,無路燈,有5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img/e/315/nBnauM3X3cjMzkTOwcjN0U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3Y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該村到鎮道路為通路;進組道路為柏油路面;組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公里。
全組建有沼氣池農戶59 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9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85畝,有效灌溉率為9%。
該組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組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6.0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2.72萬元,占總收入的76%;畜牧業收入1萬![](/img/5/fec/nBnauM3X2QDNyMTMxcjN0U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3Y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特色產業
該組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甘蔗主產業全組銷售總收入7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img/8/831/nBnauM3X3EDOzcjMxcjN0U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3Y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人口衛生
該組現有農戶59戶,共有鄉村人口325人,其中男性200人,女性125人。其中農業人口275人,勞動力177![](/img/1/0a6/nBnauM3X3YjNyYDNxcjN0U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3Y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到2006年底,全組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73人,參合率99%;享受低保7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0公里。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組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組小學生就讀到新和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勐永中學。該組距離國小校0.2公里,距離中學10公里。目前該組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0人,其中小學生45人,中學生15人。蔗別下寨組世居民族為傣族。每年4月15日,"潑水節"到來之際,村里都自發組織活動,一起歡渡節日,家家戶戶換上節日的盛裝,在村裡有威望老人的帶領下,跳起了孔雀舞,互相潑水祝福。春節來臨之時寨子裡的小姑娘、小伙子相約"丟包",以此方式向對方示愛。
村務公開
該組村務主要以財務公開,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到2006年底,該組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