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文化廣場

蓬萊文化廣場

廣場和廣場文化在城市功能上日益突顯,把廣場建成對外開放的視窗,讓廣場成為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已日益成為蓬萊人民的共識。

蓬萊文化廣場

蓬萊文化廣場地處城北的黃海之濱,北與海濱公園和觀光大道相連,與蓬萊閣、八仙渡相望,東、西、南與市區相接,環境優越,是消夏旅遊文化性廣場,建於2000年,占地6.3公頃。
廣場在整體布局上,以南北為主軸,沿蓬萊閣方向為副軸,形成“廣場、八仙雕像、蓬萊閣”的空間視角通廊,成為與周邊環境相呼應的景觀之間的對景。廣場東西南北的四個入口用方位和地域特徵命名點題,分別為“東瀛海市”、“西探蓬萊”、“南望登州”和“北渡方丈”。命題的立意蘊涵了海上三山的傳說和古城登州的情韻。引申開來,就是四組角園的寓意組合,即:“蓬萊-花海明珠”(萬花園、明珠園);“方丈-蛟龍神跡”(雙龍園、神跡園);“東瀛-海市佛境”(海市詩苑、四面佛苑);“登州-萬花碑林”(萬花園、詩文碑林)。

主要景觀

廣場景觀組織採用“中心開花,一主四副”的格局,形成綠化包圍中的景觀層次,使廣場具有既可休閒觀覽,又能表演狂歡的綜合性特點,並使臨場者融入仙、海、山、閣的景區環境之中。
廣場的中心是120米直徑的圓形表演場地,共有六組觀眾看台圍合,設5022個座位。舞台四周除通向表演區的演出台階外,均用寬為3米的燈光噴泉水池環繞,形成水中明珠的觀賞效果。舞台四周的擴大表演區,還設定了兩層旱噴泉構成的音樂噴泉組合,可按音樂編程和程式切換控制,形成0.5米至0.8米高低不等的水柱,既可從任何一點逐個噴射,形成奔流的場面,亦可組成波浪長線、拋物線、分組等水景造型。它以水柱高低快慢的變化實時回響音樂鏇律的變化,演奏經典名曲。四角的副庭園,以綠化為主組織成各具內涵的觀賞與遊樂結合的休閒空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