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隆地歷史

蒲隆地歷史

位於非洲中部東非大裂谷地帶。

蒲隆地歷史

正文

蒲隆地共和國位於非洲中部東非大裂谷地帶,北與盧安達接境,東與南同坦尚尼亞毗鄰,西南瀕坦噶尼喀湖,西與薩伊交界。全境多山,面積為27834平方公里。人口約 460萬人(1984)。居民包括圖西人(占人口14%)、胡圖人(占85%)、特瓦人(占1%)3部分。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語言為法語和基隆迪語,首都布瓊布拉。
早期歷史 約在16世紀中葉,蒲隆地已建立王國,以放牧為生的圖西人到此對當地胡圖人農民建立了他們的統治。17世紀中葉,蒲隆地王國開始向外擴張,到19世紀上半期,國王恩塔爾·魯加安巴統一了蒲隆地大部分地區,並占領了今盧安達南部與坦尚尼亞西部的一些地區。但是這個王國未能建立中央集權的統治制度,長期處於分散割據狀態,王子(甘瓦)在領地上享有政治和經濟特權。直到1900年,蒲隆地國王(姆瓦米)只能有效控制國內一半領土,其餘領土分屬半自治的酋長控制,這時期蒲隆地王國的統治是以一種獨特的封建保護關係為基礎,即“保護人”將一定數量的土地或牛群分配給農民和牧民經營,向他們徵收一部分收成,並強迫其服勞役。農牧民實際上處於農奴地位。國王姆瓦米是最高保護人,全國土地都屬他所有。這種封建保護制度一直維持到1976年才廢除。
殖民者入侵 19世紀下半葉,蒲隆地政府和人民抵制阿拉伯販奴商人和歐洲探險家的侵略活動,使外來殖民者未能在此立足。1885年,柏林會議(1884~1885)決定將蒲隆地劃為德國勢力範圍;1890年,德國將蒲隆地併入它的“東非保護地”,1896年又在布瓊布拉設立兵站,不斷派出遠征軍侵奪各地。1899年,德國把蒲隆地和盧安達合併,改稱盧安達-蒲隆地,劃歸德屬東非殖民地,實行間接統治。1903年6月6日,蒲隆地國王被迫與德國兵站指揮官簽署協定條款,接受德國的保護,從此喪失獨立。
1916年比利時軍隊從薩伊進占蒲隆地, 1922年7月,國際聯盟將蒲隆地當作委任統治地交給比利時政府。1925年比利時當局強迫蒲隆地與比屬剛果殖民地建立一個行政聯盟,由比利時與德國先後派出官員駐紮,在蒲隆地實行分而治之和間接統治。1946年聯合國通過決議,將蒲隆地交給比利時“託管”。
20世紀50年代後期,隨著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漲,蒲隆地形成了許多政黨。1961年 6月蒲隆地國內有23個政黨,影響最大的是1957年成立的民族統一進步黨,簡稱烏普羅納黨。蒲隆地民族統一進步黨原來代表保守的酋長們的利益,1959年王子路易·魯瓦加索爾將它改組成為比較開明的政黨,要求立即實現國家獨立和實行國家制度的民主化。比利時殖民當局迫害進步政黨的領導人。1961年1月,比利時被迫同意盧安達-蒲隆地實行自治。1961年9月18日,在聯合國監督之下,蒲隆地舉行大選,民族統一進步黨獲勝,組織了臨時政府,宣布與國王姆瓦姆布扎四世合作,實行君主立憲制。1962年6月27日,第1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結束對盧安達-蒲隆地託管統治,承認其獨立。隨後不久,蒲隆地拒絕聯合國關於成立盧安達-蒲隆地聯邦的提議,於1962年7月1日自行宣布獨立,稱蒲隆地王國1963年12月21日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蒲隆地歷史蒲隆地歷史
獨立後的蒲隆地 獨立後,蒲隆地王室與政府間發生了意見分歧。政府要限制王權,王室反對改革。同時圖西人和胡圖人間的矛盾也日益尖銳化。1965年國內開始發生騷亂;10月18日,一批胡圖人軍官企圖奪取王宮,迫使國王逃亡國外。蒲隆地全國學生聯盟和魯瓦加索爾民族主義青年組織等也積極宣傳反對君主制度。在農村,胡圖人恐怖分子襲擊圖西人,政府對胡圖人進行鎮壓。1966年7月夏爾·恩迪澤耶王子在部分軍官的支持下,接管國家最高權力,稱恩塔爾五世。1966年11月28日,M.米孔貝羅發動軍事政變,廢黜了國王,宣布成立共和國。
長期以來,蒲隆地是由占人口少數的圖西人掌握政權。雖然君主制度在1966年動亂中已被推翻,但圖西人與胡圖人之間的矛盾仍十分尖銳。米孔貝羅政府對胡圖人實行高壓政策,以致1969、1972年爆發了兩次胡圖人反政府的武裝叛亂。政府軍隊進行鎮壓,引起了大規模流血衝突,數萬名胡圖人難民逃往鄰國,邊境上不時發生難民襲擊村鎮事件,政局很不穩定。1976年11月1日,第一副總參謀長 J.-B.巴加扎等軍官發動政變,推翻米孔貝羅政權,成立了第二共和國。巴加扎執政以來,採取措施緩和兩族人民間的矛盾,改革內政,取消人頭稅,廢除封建性的“牛群契約”制,改革土地租佃制,實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同時致力於發展民族經濟,重視農業和糧食生產,鼓勵外國投資,從而政局趨於穩定。1984年8月巴加扎通過大選當選總統。

配圖

蒲隆地歷史蒲隆地歷史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