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車

基本信息

拼音: pú chē
注音: ㄆㄨˊ ㄔㄜ

典源

《漢書》卷五十一《枚乘傳》
武帝自為太子聞乘名,及即位,乘年老,乃以安車蒲輪徵乘,道死。
《漢書》卷六〈武帝紀〉
議立明堂。遣使者安車蒲輪,束帛加璧,徵魯申公。唐·顏師古注曰:「以蒲裹輪,取其安也。」
《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本紀〉
冬十月壬子,幸辟雍,初行養老禮。詔曰:「光武皇帝建三朝之禮,而未及臨饗。眇眇小子,屬當聖業。閒暮春吉辰,初行大射;令月元日,復踐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車軟輪,供綏執授。唐·李賢注引宋均曰:「軟輪,以蒲裹輪。」

釋義

用蒲草裹著車輪的車子。古代用於封禪或徵聘隱士。安車的輪子用蒲草包裹,以防顛簸。用以迎送德高望重的人,表示優禮。

同源典故

安車召 安車蒲輪 蒲車 蒲輪 軟輪 軟輪車

示例

司馬貞 索隱:“謂蒲裹車輪,惡傷草木。”
晉 皇甫謐 《高士傳·申屠幡》:“事畢還家,前後凡蒲車特徵,皆不就。”
《新唐書·王友貞傳》:“ 玄宗 在東宮,表以蒲車召,不至。”
作者詩題詩句
戎昱贈韋況徵君回看藥灶封題密,強入蒲輪引步遲。
李群玉自澧浦東遊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一朝下蒲輪,清輝照岩廊。
權德輿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四方有翹車,上國有蒲輪。
權德輿戲和三韻前詔許真秩,何如巾軟輪。
權德輿送崔諭德致政東歸懿此嘉遁士,蒲車赴丘中。
汪遵招隱早攜書劍離岩谷,莫待蒲輪輾白雲。
王維贈東嶽焦鍊師頻蒙露版詔,時降軟輪車。
白居易題贈鄭秘書徵君石溝溪隱居蒲輪入翠微,迎下天台峰。
竇群中牟縣經魯公廟還將文字如顏色,暫下蒲車為魯公。
羅鄴費拾遺書堂自憐葦帶同巢許,不駕蒲輪佐禹湯。
翁洮贈方乾先生不愛春宮分桂樹,欲教天子枉蒲輪。
賈島送友人如邊蒲輪待恐晚,求薦向諸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