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河

蒲江河

蒲江河又名蒲江,古以沿岸產蒲藺(席草)而得名。發源於總崗山——丹稜縣新場(今名王場)土地坳之楊山。此水經名山縣小海子、吳崗,繞中峰寺,北東流至中壩,納觀音堂水(觀音堂古稱康樂場,水有兩源:一出丹稜老毛溝;一出境內燈草溝)。再從北東流至兩合水,納名山縣乾木溝水(源出名山縣月兒崗分水嶺)。在兩合水入境後稱蒲江河。境內,沿流路接納源出長秋山、小五面山諸山溪水,北東流至五星鄉上場口匯臨溪河,折東流至劉碼頭出縣境。復轉北東流至邛崍縣兩河口匯南河,繼流至新津縣武陽鎮南、通濟堰下,注入岷江。全流程62公里,全流域面積462.8平方公里。境內流程44公里,境內流域面積287.5平方公里,流經成佳、朝陽、霖雨、光明、西南、鶴山、東北、天華、壽民、插旗、壽安、五星等2鎮、10鄉。

水文特徵

蒲江河,河寬水清,古往今來有灌溉之益,兼有筏楫之利(筏運直至解放初期方停)。唯因流路處青衣江大暴雨區邊緣,汛期山洪暴漲,洪峰經峽谷湧入平壩,劇烈沖刷兩岸,導致沿流主河道不穩定,多岔道、河灣與沙灘。而沿流有漿砌石之河堰14道,有增河床淤積,而致河床比降減小,不利排洪。

蒲江河 在兩合水至霖雨場段,穿行於深丘峽谷之中,曲流急湍,河床比降大,長灘(已建長灘水庫)為7.81‰,霖雨場為6.65‰。霖雨場以下盤旋於平壩,河床比降減小,西南鄉為5.22‰,鶴山鎮為4.70‰,天華鄉為4.40‰,壽民鄉為3.91‰,壽安鎮為3.58‰,五星鄉為3.48‰。河流在五星鄉段,多年平均流量14.63立方米/秒,年徑流總量4.613億立方米。天然洪峰流量3331.0立方米/秒,上游水庫削減洪峰後,實際洪峰流量3085.5立方米/秒。

該河與南河匯水後,河床比降減至0.33‰,流速平緩,排洪不暢,釀成洪水頂托,而使接近匯水地之五星、松華、壽安、插旗等鄉鎮沿河一帶遭受水患。1978年以來,按照水電部成都勘測設計院關於蒲江河、臨溪河規劃意見之防洪標準,已重點整治20處,長7.99公里(其中,左岸13處,4.8公里)。

治理工程

2014年2月,蒲江縣城區蒲江河和西來鎮蒲江河支流臨溪河防洪治理工程開工建設,綜合治理河長6公里,其中蒲江河3.5公里,臨溪河2.5公里;新建堤防5.67公里,其中蒲江河3.24公里,臨溪河2.43公里(左岸1.27公里,右岸1.16公里);河道清淤疏浚5公里,其中蒲江河3.5公里,臨溪河1.5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