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脫石黏土岩

蒙脫石黏土岩是一種以蒙脫石為主要成分的細粒黏土岩。1888年美國地質學家奈特(W.C.Knight)在美國懷俄明州Fort Benton附近的白堊系中首次發現這種黏土(岩),因而按產地地名命名為Bentonite,中文音譯為斑脫岩。該地的黏土岩質地純淨,由90%~95%的鈉蒙脫石組成,為火山物質降落在海洋中,經沉積-成岩作用轉變為鈉蒙脫石形成。礦層頂板逐漸矽化,是成岩階段礦石脫矽的證據(劉長齡,1987a)。蒙脫石黏土岩多以黏土的形式產出,因具吸水膨脹性,故又名膨潤土、膨土岩,我國地質文獻中多稱為膨潤土(彭琪瑞,1963;黃伯齡等,1981;方鄴森,1982)。

簡介

蒙脫石黏土岩是一種以蒙脫石為主要成分的細粒黏土岩。1888年美國地質學家奈特(W.C.Knight)在美國懷俄明州Fort Benton附近的白堊系中首次發現這種黏土(岩),因而按產地地名命名為Bentonite,中文音譯為斑脫岩。該地的黏土岩質地純淨,由90%~95%的鈉蒙脫石組成,為火山物質降落在海洋中,經沉積-成岩作用轉變為鈉蒙脫石形成。礦層頂板逐漸矽化,是成岩階段礦石脫矽的證據(劉長齡,1987a)。蒙脫石黏土岩多以黏土的形式產出,因具吸水膨脹性,故又名膨潤土、膨土岩,我國地質文獻中多稱為膨潤土(彭琪瑞,1963;黃伯齡等,1981;方鄴森,1982)。

性質

膨潤土外觀一般呈白色、粉紅色、淺灰色,當被雜質污染時可呈灰綠色、紫棕色及其他較深的顏色。疏鬆土狀者光澤暗淡,緻密塊狀者呈蠟狀光澤硬度1~2,相對密度2~3;性柔軟,有滑感;吸濕性強,吸水後體積膨脹,最大吸水量為其體積的8~15倍,

具高可塑性和良好的粘結性,在水溶液中呈懸浮和膠凝狀,還具有陽離子交換的特性,因而在工農業上有廣泛的用途,多作為礦床開採。膨潤土結構類型較多,有泥質、粉砂泥質、殘餘火山碎屑結構等,構造種類也很多,有紋層狀、角礫狀、斑雜狀、緻密塊狀、土狀等。膨潤土中主要礦物是蒙脫石,次要礦物有石英、方英石、鱗石英、長石、雲母、高嶺石、伊利石、石膏、方解石以及未完全分解的火山灰物質等。它們主要分布在超過10 lun的粒級中,伊利石和高嶺石在細粒級中也存在。

自然界特徵

自然界的膨潤土由於各種原因(如蒙脫石結構單元層間吸附陽離子的不同、雜質礦物的混入等)化學成分可以有相當大的變化。按蒙脫石中吸附陽離子類型的不同,可以把膨潤土分為鈉基和鈣基兩種,前者所吸附的陽離子以Na為主,後者以Ca為主。一般說乳鈉基膨潤土的工藝物理性能較鈣基優越,經濟價值也較高。絕大多數膨潤土礦床,地表及地表附近為鈣基,地下為鈉基,這是由於鈉基膨潤土在地表附近易被鈣質酸性水改造所致。各地的自然地理條件不同,自然改型的深度也不同,如浙江臨安平山膨潤土30 m以下為鈉基,吉林九台膨潤土70~80 m以下為鈉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