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74.71平方公里,海拔1,648.00米,年平均氣溫24.00℃,年降水量780.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豆類、烤菸、經濟林果等作物。全村耕地面積4,257.00畝,人均耕地面積1.45畝,林地面積87,880.00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49.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62.00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257.00畝(其中:田730.00畝,地3,527.00畝),人均耕地1.47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烤菸、紅花等作物;擁有林地86,505.0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694.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28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70.00畝;荒山荒地362.00畝,其他面積20,870.98畝。
人文地理
生活在這裡的民眾以彝族為主,他們能歌善舞。每逢婚喪嫁娶,或節日廟會,他們都會聚在一起,燒起篝火、和著蘆笙,載歌載舞,盡情歡樂。在這裡,可以盡情體會原始民族風情,充分感受這個古老民族神秘而奇異的文化。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412戶通自來水,有16戶飲用井水,有37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有743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69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6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21戶。(分別占59.32%和40.68%)該村到鄉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9.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9.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輛,機車26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0.00畝,有效灌溉率為1.4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6.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2畝。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戶;建有小水窖653口。全村有1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2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2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2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2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6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8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2008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849.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95.00萬元,占總收入的34.75%;畜牧業收入280.00萬元,占總收入的28.8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54頭,肉牛98頭,肉羊752頭);漁業收入2.00萬元,占總收入的0.15%;林業收入130.00萬元,占總收入的11.34%;第二、三產業收入122.00萬元,占總收入的15.76%;工資性收入20.00萬元,占總收入的1.03%。農民人均純收入1,622.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7人(占勞動力的4.07%),在省內務工29人,到省外務工8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89戶,共有鄉村人口2928人,其中,男性1479人,女性1449人。農業人口2928人,勞動力1945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彝族、苗族混居地),其中彝族2591人,漢族12人,苗族165人。
截止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為2804人,參合率95.77%;享受低保人數為273人,五保戶共有1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該村距離鄉衛生院8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3個,人畜混居的農戶25戶,占農戶總數的3.17%。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0所,校舍建築面積2,91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9人,在校學生176人,距離龍街中學10.0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70人,其中小學生260人,中學生1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