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1947年9月-1949年4月 上海滬江大學化學系學習。
1949年9月-1950年7月 江蘇省無錫縣王莊鎮國小教員。
1950年9月-1951年7月 上海交通大學紡織系學習。
1951年9月-1953年7月 華東紡織工學院染化系學習。
1953年8月-1954年12月 華東紡織工學院染化系助教。
1954年12月-1955年7月 紡織部留蘇預備生俄文訓練班學員等。
生平介紹
董紀震,1930年7月30日出生於江蘇省常熟縣王莊鄉。父親董保余從商,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培養。董紀震幼年在私塾讀“四書五經”;之後,在王土塘鎮的懷仁中學讀國中,接著在無錫縣中讀高中。1947-1949年,在上海滬江大學化學系就讀,後休學一年,1950年夏報考上海交通大學紡織系,一年後轉入院系調整組成的華東紡織工學院染化系,1953年畢業並留校執教,先後在有機化學教研室、化學纖維教研室任助教。在這期間,他通過刻苦鑽研,打下了紮實的理論基礎,掌握了熟練的實驗技術。20世紀50年代中期,西方一些已開發國家大力發展紡織服裝業,各種化學纖維競相投入工業化生產。這些化學纖維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天然纖維的不足;而當時我國只有丹東化纖廠和上海安樂人造絲廠兩座粘膠纖維廠,年產量只有幾千噸,不到世界化纖總產量的1%。為了解決人民的穿衣問題和糧棉爭地問題,國家提出了發展化學纖維工業的戰略思想,這樣,培養化纖工程與科技人才就提上了日程。華東紡織工學院於1955年開設了中國第一個化纖專業;然而,師資與教材不足。董紀震被派往蘇聯莫斯科紡織工學院學習。1957年8月學成回國,在母校承擔化纖專業的教學重任。
1961年,北京紡織工學院改為化纖工學院。1962年,董紀震和其他一批教師調往北京,開始新一輪的創業。“文化大革命”初期,董紀震曾受到隔離審查,後又去江西分宜“五七幹校”務農一年。返回北京後,學校併入北京化工學院,實行“開門辦學”。1978年以後,北京化纖工學院恢復,化纖工業也加快了發展步伐。董紀震意識到,解決穿衣問題必須發展合成纖維,學校應當把合成纖維的教學作為重點。沒有教材,他就組織教師們寫出四冊油印本的《滌綸纖維工藝原理》。自1982年起,他先後擔任主管教學工作的化學化工系副主任和纖維材料系主任,主持制定了化纖專業的教學計畫及專業課程的教學大綱。在此期間,他作為紡織工業部化纖專業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和化纖專業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主持制定了加強合成纖維教學內容的全國化纖專業指導性教學計畫,組織編寫了系列化纖專業教材,對以後的化纖專業教育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董紀震在教學第一線辛勤耕耘40多年,為發展國家的化纖工業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棟樑之才。董紀震是北京市第七屆、第八屆政協委員,北京市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主要論著
1 董紀震,李繁亭,吳宏仁譯.《人造纖維廠裝備》.化學工業出版社,1960。
2 董紀震,吳宏仁,李繁亭譯.《化學纖維分析檢驗手冊》(上、下冊).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62。
3 董紀震,李繁亭,吳宏仁譯.《人造絲漿譯文選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63。
4 孫君立,董紀震等譯.《國外化學纖維生產和技術的新發展》.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64。
5 董紀震.《表面張力對PVA紡絲液可紡性的影響》.蘇聯第四次國際化纖會議論文(宣讀),等等。
主要貢獻
我國的化纖專業教育始於1955年在華東紡織工學院開設的化學纖維專業。當年選派青年教師赴蘇聯進修學習;同時派出大學生到前蘇聯、民主德國的工廠去實習。董紀震是首批派往蘇聯進修的青年教師,他在莫斯科紡織工學院重點進修“合成纖維工藝原理”等課程;又去蘇聯513粘膠纖維廠及設計院實習。在此期間,深得蘇聯知名化學纖維專家羅果文教授的器重。在羅果文的幫助下,董紀震收集到許多化纖專業書籍、工廠裝備的設計圖紙及教學管理的檔案資料,為我國的化纖教學創造了條件。歸國後,董紀震很快成為該校化纖專業教學工作的主力。他積極地工作在教學第一線,主講了化學纖維工藝學、化纖工廠裝備、化纖廠設計等課程。他還利用自己的專長,與李繁亭、吳宏仁一起翻譯了《人造纖維廠裝備》,編譯了《人造絲漿譯文選輯》。20世紀60年代初,還與李之工、吳宏仁等組織出版了《化纖譯叢》。這些對普及化纖知識,擴大眼界,培養和鍛鍊人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962年,為了加強新成立的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的師資力量,組織上從華東紡織工學院和其他單位抽調了包括董紀震在內的一批教師,組成了新的化纖教研室,開始了新一輪創業。當時,學校的物質條件很差,但董紀震等人不遺餘力地為提高教學質量努力地工作。在60年代化纖學院的畢業生中,有不少人後來成為我國化纖企業、科研機構、教育領域的骨幹。董紀震還參加了《英漢化學纖維工業辭彙》等書籍的編寫工作,並且擔任了《中國大百科全書》紡織卷和化工卷有關詞條的撰稿人,為化纖學科的發展做了一系列的奠基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