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35年2月參加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班長、分隊長、中隊長。1936年率小分隊東出仙槎一帶,配合松東區委書記伊遠金共同組建仙槎游擊隊。1937年接任松東區委書記,領導松溪東區的游擊戰爭,打通了與閩東紅軍獨立師的聯繫。抗日戰爭爆發後,閩北、閩東紅軍改編為新四軍北上抗日,董生有受命留在建(甌)松(溪)政(和)游擊區堅持鬥爭,率領抗日游擊大隊保衛特委機關。1938年10月,國民黨頑固派調集縣保全隊襲擊中共建松政特委機關,製造“塘邊事件”,破壞建松政地區國共合作抗日談判協定,董生有率部轉入隱蔽的游擊戰爭。1941年5月任中共松東特區區委書記兼慶元游擊隊黨代表,11月任中共松谿縣委書記兼游擊隊政委,率領部隊多次取得反“清剿”鬥爭的勝利。1944年12月26日夜,因叛徒出賣,董生有和警衛班在松谿縣花橋鄉路下橋的西溪村被國民黨保全隊包圍,在突圍中負傷被捕。在獄中經受多次嚴刑折磨,始終堅貞不屈。1945年1月在浦城小西門外英勇就義。
人物解讀
民國8年(1919)出生在貧苦農家,讀過三年私塾,父母早喪,寄居姐姐董清娘家務農。民國23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七軍團二十一師五十八團團長黃立貴率部挺進建(甌)、松(溪)、政(和)地區,在松谿縣的梅口、錦田、新鋪、青山、路下橋一帶開倉分糧,救濟貧困,發動民眾進行土地革命(後因局勢變化而中斷)。董生有主動協助紅軍買油、鹽,送情報。次年2月,參加工農紅軍。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工農紅軍班長、分隊長、中隊長、大隊長等職。民國25年董生有受命帶領六人,到仙槎配合松東區委書記伊遠金共同組建仙槎游擊隊。民國26年,董生有接任中共建松政中心縣委松東區委書記。奉命在松溪的仙槎、木丘、山鎮等地開展抗租、抗糧、抗丁活動,成立農會和中共黨組織,先後吸收積極分子97人參加中國共產黨。
民國27年2月3日,建松政工農紅軍整編北上抗日,董生有奉命留在建松政地區,負責發展中共組織、宣傳抗日。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後,國民黨政府繼續推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政策。同年10月,縣保全隊襲擊花橋鄉中共建松政特委機關,製造“塘邊事件”,破壞建松政地區的國共合作抗日談判協定,董生有奉命率領保衛特委機關的武裝力量轉入隱蔽鬥爭。
民國28年5月,董生有出席建松政首次中共黨員代表會議。會後,受命深入各村及閩浙邊區發展抗日游擊隊組織,並擔任浙江省慶元縣周朝順游擊隊的黨代表。民國29年9月16日(中秋節),董生有帶領游擊隊一舉攻下竹賢鄉公所。
民國30年2月,國民黨政府軍旅長賴金標率部進攻建松政地區。中共建松政特委作出“埋槍、分散、隱蔽”的錯誤決定,游擊隊大部分被解散。董生有、馬細妹、羅天喜等人則堅持鬥爭,帶領游擊隊轉移到松谿縣北部、浦城南部一帶籌糧籌款,並恢復了湛盧山游擊隊組織。同年11月董生有接任中共松谿縣委書記職務,奉命執行“鎮壓反革命,擴大武裝,恢復地下黨組織”的決策,向鄭墩鄉公所隊兵進行策反。次年2月14日(農曆除夕),配合建松政特委書記陳貴芳率領的游擊隊,裡應外合,攻下鄭墩鄉公所,逮捕鄉長陳方有,繳獲步槍13支,瓦解了鄭墩鄉公所的武裝力量。與此同時,董生有吸收國民黨政府軍譁變士兵黎元仔等四人加入游擊隊。
民國32年2月,董生有率領游擊隊攻打浦城縣桑園村,沒收奸商囤積的棉布120多匹,分發給當地貧苦農民。民國32年4月,國民黨第三戰區綏靖指揮部派部隊對建松政地區進行第三次圍攻,實行“搶光、殺光、燒光”政策,松溪、政和兩縣游擊隊活動地區受到嚴重摧殘。董生有仍帶領游擊隊幹部、戰士,靈活機動地牽制和打擊國民黨頑固派軍隊。國民黨軍隊抓不到董生有,便抓董生有的姐姐為人質,董生有毫不動搖,仍頑強地堅持鬥爭。次年12月26日深夜,由於內奸出賣,董生有和戰士們在花橋鄉路下橋的西溪村後門山,被國民黨保全隊包圍,董生有因寡不敵眾,受傷被捕。在獄中,他忠貞不屈,嚴守秘密。國民黨頑固派對他施加酷刑進行逼供,毫無所獲。隨後又用鐵線穿過董生有的鎖骨,秘密押送到浦城的第六督剿區司令部。民國34年1月,董生有在浦城縣城關小西門外英勇就義,年僅2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