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事跡
家境不好,仍每月都捐作業本和課外書
“董大媽是個熱心腸,每個月都要捐出100個作業本和一些課外書,委託我們送到貧困兒童手裡。”中原區綠東村辦事處的巡防隊員王鳳生說,2011年9月的一天,董大媽經過前進路與洛河路交叉口的巡防室時,發現許多人在捐書本,就走進去了解情況。他當時接待了老人,並告訴老人,這裡是“送書下鄉活動”的一個捐助點,由他們負責將民眾捐贈的書本送到鄉下貧困孩子的手中。
“從那以後,老人每個月都送來100本作業本,到目前為止,已捐了1600個作業本、近百本課外書。王鳳生說,董桂英的老伴幾年前患病去世,留給董桂英的,是一屁股債。老人有4個子女,近幾年先後下崗。兩個女兒一個出去打零工,一個給人當保姆。兩個兒子大的開計程車,小的患股骨頭壞死,在家養病。
為了不拖累子女,74歲的董大媽獨自住在30多平方米的舊房裡,生活十分節儉,還經常給孩子們貼補。為省錢,老人上下門牙掉了幾年,都捨不得到醫院去鑲牙。她說,沒牙我吃飯能湊合,可孩子們的學習不能湊合,如果沒有作業本孩子們就無法寫作業。
兩天前,董大媽聽說辦事處要給環衛工送棉衣,立即趕回家中,將親手編織準備賣錢的近20件毛衣、毛褲,全部打包,捐給了環衛工人。
董大媽的4個兒女,至今還不知道她資助困難學生的事,更不知道她這么大年紀,還去舉廣告牌掙錢。老人說,她雖然年過七旬,但耳不聾、眼不花,腿腳也很靈活。“打個廣告牌,很輕鬆,我喜歡乾。”
政府曾經救助她上學,如今回報社會
“我小的時候,就生活在鄭州,當時家裡特別窮,兄弟姐妹多,母親沒工作,父親打零工,吃飽肚子都困難,家裡根本拿不出錢供我上學。”董大媽說,小時候,看到別家的孩子去上學,特別羨慕,後來多虧政府救助,送她到學校念書。畢業後,還分到了一家造紙廠上班。所以一直以來,她總想憑藉自己的能力,幫助那些困難的孩子。
前年9月,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發現綠東村辦事處巡防室有個送書下鄉的救助點,得知有許多貧困孩子沒錢讀書買作業本時,當即決定每個月購買100個作業本,捐給貧困學生。
“我的退休金比較低,除了各種花銷和還賬外,每個月剩不下什麼。給孩子買作業本和課外書的錢,都是從牙縫裡省出來的。為了幫助更多的孩子,我四處求人介紹工作,5天前,在朋友的介紹和懇求下,一家培訓機構終於答應讓我打廣告牌。”董大媽說,一天50元對於別人來講可能不算什麼,但對她來講,已經相當可觀。
“有了這筆錢,我可以早點把欠的債還清,給兒子治病,還能幫助更多的孩子。”董大媽表示,等拿到工錢後,她先給孩子們買100本字典,等再有錢的時候,就買一批書包和文具,“只要能幹動一天,就資助孩子們一天”。
人物影響
尋找老人 老人為愛心而堅守,我們因感動而尋找
1月15日,當植得口腔從報紙上得知,董桂英老人上牙掉光卻捨不得鑲牙,只為省錢給貧困學生買字典、買作業本。面對這樣一個充滿愛心的善良老人,我們想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老人,作為一個口腔醫療機構,我們能做些什麼呢?只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幫老人鑲復牙齒,解除她因為缺牙造成的痛苦和不便。這樣,她就可以用燦爛的笑容更樂觀的面對生活,更好的傳遞愛心,幫助別人。
當天下午,植得口腔通過媒體朋友聯繫到了董桂英老人,並趕往她工作的地方。我們向董阿姨說明了想接她免費看牙的想法。老人擔心看牙會影響工作,怕被扣工資,只能趁她休息的時間才能為她看牙。經過商量,董阿姨答應1月17日早上來植得口腔看牙。
情暖植得 老人來植得看牙,各大媒體聞訊而來
1月17日早上九點,我們徵得老人及其家人的同意,派專車把老人從家裡接到植得口腔種植牙中心。《大河報》《河南日報》《河南商報》《鄭州晚報》《東方今報》等鄭州各大媒體的記者,聞訊趕到植得口腔。在記者們的見證下,劉明舟院長詳細為老人檢查了牙槽骨情況,還拍了全景X光片,當場測量了血壓。
從檢查情況來看,老人的牙槽骨基本符合種牙的條件。劉院長通過計算機給老人設計了最科學最合理的種植方案:種8顆牙根,恢復13顆牙冠。為了不影響老人進食,劉院長決定採用國際上最先進的“即刻種植+即刻負重”技術,讓老人實現當天種牙、當天戴牙冠、當天恢復牙齒功能,不影響老人新年吃大餐、享口福。
劉院長在與老人交談中了解到,老人曾患有糖尿病、缺血性冠心病,而且血壓偏高,為了詳細了解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以保證種植牙的效果,決定給老人做一個比較全面的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