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玉修

葛玉修

葛玉修,男,1954年出生,漢族,山東菏澤人,大學學歷。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青海省文聯委員、青海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青海省金融攝影家協會主席。青海湖自然保護區特聘專家,北師大、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特聘環境教授,“青海青”網站站長。北京奧運會火炬手、感動青海人物。

基本信息

主要經歷

1970.12—1994.8在青海省軍區服役。1994.9轉業至青海省人民銀行,現就職於青海銀監局。多年來,利用業餘時間拍攝了10萬餘幅高原野生動物的圖片,撰寫了百餘篇有關高原生態環保的文章,積極宣傳、呼籲、踐行生態環保,被譽為青海湖“鳥王”、“中華對角羚之父”、“環保衛士”。

攝影成就

1978年自學攝影,首幅攝影作品1979年在《青海日報》發表,至今已有1200餘幅(次)作品在各類報刊發表;2002年,自費出版了青海省第一本專題攝影畫冊―――-《鳥島》;2003年發起創辦了青海省第一個民間生態環保攝影網站——“青海青”;作品《單親家族》獲1998年首屆“跨世紀杯”海峽兩岸攝影藝術大賽銀牌獎;組照《生命禮讚》獲九省區第四屆“大河杯”攝影藝術展一等獎、青海“96春”作品展評一等獎、青海省第四屆文藝創作優秀作品獎;畫冊《鳥島》獲青海省第五屆文學藝術創作獎;組照《還我家園》獲中央電視台首屆電視攝影大賽優秀獎、青海省十一屆攝影藝術展銀牌獎;作品《吶喊》獲中宣部、國家環保總局、國家廣電總局“環境警示教育圖片展”優秀獎;作品《對角羚》(組照)獲“2006年青海環保攝影大賽”特等獎;10幅作品被青海地質博物館收藏;500餘幅(次)作品被省內外刊物用作封面、封底;4幅作品被製成首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腳踏車賽電話卡、11幅作品被製作為郵資明信片。北京奧運會期間,5幅作品與全國其他195幅圖片一道在奧運主要場館展出。

第一人

他1970年到青海當兵,在青海度過了24年的軍旅生涯。在部隊里,他自學攝影,拍攝了許多反映青海風光和民族風情的照片。

一次偶然的拍攝中,他第一次接觸到普氏原羚。看到普氏原羚被野狼殘害,他湧起了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一定要拍攝到普氏原羚的第一手資料,向世人呼籲保護這些可憐的動物。於是,葛玉修成為了第一個拍攝到普氏原羚影像資料的人。

他在拍攝中歷經艱苦,甚至是生死考驗:為拍攝普氏原羚而不驚擾它們,他在寒冷的草原上一潛伏就是幾個小時,有時候還需要匍匐前進,被尖利的石頭劃破衣服和皮膚是常有的事情。他曾經和飢餓的狼群近在咫尺遭遇,險些被發現……工夫不負有心人,葛玉修的普氏原羚照片越拍越好,他甚至拍到了這些可愛的動物求偶、交配、瞬間跳躍和直立的照片。

專家說,他拍攝到的照片,是目前國內關於普氏原羚質量最高的第一手視覺資料。

命名者

葛玉修是第一個拍攝普氏原羚影像資料的人。當他了解到普氏原羚是以沙俄職業情報軍官“普熱爾瓦爾斯基”的名字命名,而普氏不僅大肆掠奪我國西夏文物、還兇殘殺害我國同胞後,強烈主張:“中國獨有的羚羊物種,應該擁有一個中國的名字。”他請教專家、朋友建議給其增加箇中文名字“中華對角羚”。在葛玉修的奔走呼號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華對角羚”這個名字越叫越響。

1995年以來,他二百餘次去青海湖,19次到三江源,6次深入可可西里,風餐露宿,拍攝野生動物。用鏡頭拍攝鳥的死傷慘狀、寫文章介紹鳥的生存環境,積極呼籲:保護鳥類,保護我們的朋友!被稱為青海湖“鳥王”。發起創辦了青海省第一個民間生態環保攝影網站——“青海青”,把“關注野生動物,維護高原生態,愛我綠色家園”作為網站的口號。起早貪黑蹲坑守侯,拍攝到世界極端瀕危動物——普氏原羚,彌補了該物種的圖片空白。以第一人稱在媒體撰文呼籲保護,自費製作展版,廣泛宣傳,引起關注。並以“青海青”網站的名義與學校和西寧環保團體組織開展了“拯救中華對角羚”宣傳簽名活動。在專家學者、新聞媒體的積極支持呼籲下,中華對角羚的生存狀況已引起政府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心、關注和保護。

人物榮譽

中央電視台多個頻道、東方衛視、山東衛視、浙江衛視、湖南衛視、安徽衛視、新華網、人民網、央視網、新浪網、東方網、《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半月談》、《齊魯名人》、《中國畫報(英文版)》、《知音》等媒體,報導了有關情況和事跡。美聯社記者進行了電視跟蹤採訪,專題片“一個人能為生態環保做多少”先後在美國CNN、英國BBC播放。在新浪、青海新聞網的個人生態部落格點擊達150萬次,新浪微博冬粉23000餘人。被譽為“青海湖鳥王”、“中華對角羚之父”、“青海生態環保先行者”、“青海環保志士”。當選2008北京奧運火炬手、2009年度[感動青海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