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伯特魯福德蕨

152,圖 mm,寬1~3 μm,寬30~40

中 文 名 :葛伯特魯福德蕨
科名信息:
屬名信息:Ruffordia,魯福德蕨屬
文獻描述:1894 Ruffordia goeppert,Seward,頁 76,圖版 3,圖 5,6 ;圖版 4 ;圖版 5,圖 1~5 1969 Ruffordia goeppert,Watson,頁229,圖版4,圖 1~7; 圖版5,圖1~4 ;插圖 25~31 1980 Ruffordia goeppert,張武等,頁 236,圖版 151,圖 8,9 ;圖版 152,圖 1~2 1997 Ruffordia goeppert,鄧勝徽等,頁21,圖版 14,15 ;圖版 4,1~8 2001 R
形態描述:蕨葉小型,三角形,三到四次羽狀。中軸直或微彎,寬 0.2~1 mm,表面光滑。蕨葉最下部的一對末三次羽片三角形,長 3~5 cm,寬 3~4 cm,長與寬近等,對生,微向上斜展開,而其他的末三次羽片則以較小的角度著生於中軸上,並轉變為末二次羽片狀。末二次羽片呈卵形或長卵形,長 2~3 cm,寬 1~2 cm,下部者近對生,上部者互生。末三次羽片基部第一對末二次羽片對生,呈三角形。二次羽軸細弱,光滑。末次羽片一般以45°角互生,多呈長卵形,少數為披針形,長1~2 cm,最寬處在近基部,1 cm左右,羽軸纖細。小羽片下先出,卵形、長卵形或長橢圓形,長0.6~1.5 cm,寬0.3~0.8 cm,互生,基部迅速收縮,呈柄狀,下延,頂尖或鈍尖,邊緣分裂為 4~6 個頂端前指的裂片。裂片一般細長,頂尖,最寬處在中上部,長2~5 mm,寬1~3 mm。葉脈為Sphenopteris 型,弱,中脈不顯或略顯,側脈分叉2 到3次。每一裂片含 1 條或 2條葉脈。生殖羽片通常獨立保存,但往往與營養羽片保存於同一塊標本上。在一塊標本上若見著生於營養羽葉的頂端的形態變異的羽片,其特點是小羽片收縮,扇狀,似生殖葉片,但未發現孢子囊結構或其痕跡,則或為生殖羽片或為營養羽片幼體。生殖羽片明顯收縮,外形較伸長,往往呈披針形,少數為伸長三角形。末二次羽片長可達 7 cm 以上,長披針形到三角形。末次羽片披針形,長 2 cm 左右,寬 0.5~1 cm,以 35°~45° 角互生或近對生,羽片間距約0.5 cm 的空隙。小羽片舌形、三角形,先端前指,長 0.5 cm,寬 0.4 cm,下先出,末次羽片基部的實小羽片邊緣深裂出 4~5 個長 2 mm,寬 0.2~0.5 mm 的小裂片。小裂片下先出,舌形或三角形。實小羽片上中脈明顯,較強直,寬 150~200 μm。孢子囊單個散生於實小羽片背面,排列於中脈兩側,每邊含4~8個。孢子囊在中脈兩側似成兩排狀排列,在較大的小羽片上並非為兩排,而是散生的。孢子囊大多為直立保存,部分為斜臥狀,桶形,直徑150~250 μm,一般180~200 μm,未見孢子囊柄。環帶頂生,呈帽狀置於孢子囊的頂部,完全,由14~25個加厚細胞組成,以17~19個最常見。環帶細胞條形,長100 μm,寬30~40 μm;細胞壁厚10~15 μm。環帶中有3~5個細胞的壁相對較薄,構成薄弱帶,即為孢子囊開裂位置。孢子囊縱向開裂。孢子囊頂部的中央位置有一塊薄壁細胞區,即遠端面(distal plate) 。頂端面圓形,直徑50~100 μm,由多個多邊形薄壁細胞構成,並陷於周圍的環帶之下。孢子囊由大量表皮毛保護,幼年時全部為表皮毛所覆蓋,成熟的孢子囊一般裸露,環帶裸露可見,或整個孢子囊全部露出。表皮毛散生,濃密,長100~150 μm,直徑 20 μm 左右,基部直徑最大,向上漸尖,頂尖或圓尖,彎曲或捲曲,表面光滑。每一孢子囊產數十個甚至500個以上孢子。孢子極面觀為圓三角形,直徑 24~65 μm,三邊近等長,多數者三邊微凸,發育不好者三邊微凹,未成熟者三邊強烈下凹。頂角圓或圓尖,赤道面觀為半圓形,近極部位略突起。遠極面向外凸出,為半圓形。孢子外壁具溝肋紋飾。肋紋寬度大於溝。遠極面的肋紋寬 1~2 μm,高 1~2 μm,間距很小,一般小於 0.1~0.5 μm,緊密排列。肋紋均勻,很少分叉和中斷。三射線脊狀或開裂,寬 0.5 μm,高2~3 μm。接觸面窄,寬僅2~3 μm(鄧勝徽和陳芬,2001)
比較研究:
時代產地:遼寧鐵法盆地,小明安碑組,阜新盆地,阜新組;內蒙古海拉爾盆地,伊敏組,固陽盆地固陽組;吉林遼源盆地,遼源組,九台–營城地區,營城組,延吉盆地,長財組;黑龍江雞西盆地,城子河組,穆稜組,三江盆地,城子河組,勃利盆地,東山組; 早白堊世
圖版信息:圖版 136,圖 5~9;圖 4-3
數據來源:中國化石蕨類植物(2010),頁碼:21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