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適(1150~1223)
正文
南宋永嘉學派的集大成者。字正則。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宋孝宗趙眘淳熙五年(1178),中進士第二名。官至太常博士兼實錄院檢討官,曾向丞相推薦永嘉學派的前輩陳傅良等三十四人,後皆召用,時稱得人。宋光宗嗣位,由秘書郎出知蘄州(今湖北蘄春),入為尚書左選郎官。宋寧宗時,歷任權吏部侍郎、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以戰功進寶文閣待制,兼江、淮制置使。韓侂胄倉促發動對金戰爭,兵敗被誅。葉適被誣附和韓侂胄起兵,落職奉祠者凡十三年。晚年居永嘉城外水心村,潛心著述,人稱水心先生。政治上,葉適是主戰派,但主張首先修築堡塢,鞏固邊防,徐圖進取,反對冒險進軍。經濟上,他主張理財,稱“古之人未有不善理財而為聖君賢臣者”,並認為應當把“理財”同“聚斂”區別開來。思想上,他主張“務實”反對理學家坐而論道,脫離實際,指出:“既無功利,則道義者,乃無用之虛語爾!”特別是後期,葉適在《習學記言序目》等著作中,對傳統哲學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反思。他反對道“先天地生”和“盡遺萬物而特言道”的唯心主義觀點,將《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的命題改換成“不可須臾離物也”,並認為這才是孔門儒者的真正傳統,所以“《周官》言道則兼藝”,“《詩》稱禮樂未嘗不兼玉帛、鐘鼓”。此外他對理學家奉為宗旨秘義的“太極”作了根本的否定,認為把《易傳》當作孔子的著作,本身就是一種附會。同時,他還通過否定“曾子親傳孔子之道”的說法,批判了理學家的道統傳授說。朱熹則批評葉適的永嘉之學“大不成學問”。
葉適學說中的唯物主義成分和批判精神,繼承了北宋中期以來宋學疑經惑古,以己意解經的優良傳統,在儒學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特別是在“天下爭言性命之學”的時候,葉適挺身而出,和陳亮同倡事功之學,與當世大儒朱熹的理學、陸九淵的心學分庭抗禮,鼎足而三,尤屬難能可貴。在詩文創作上,葉適才氣奔逸,雄贍風發,自成一家。著作有《水心文集》、《水心別集》、《習學記言序目》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