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裕民

葉裕民

葉裕民,女,1962年出生,安徽黃山人,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城市規劃與管理系主任。

基本信息

教育背景

1979-1983中國人民大學計畫統計系經濟學學士;

1983-1986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

1997-2000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

學術兼職

葉裕民教授 葉裕民教授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

中國區域經濟協會理事兼城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北京市城市經濟學會副理事長;

北京市城市管理學會副理事長;

北京市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

中國城市網特邀城市觀察家;

成都市政府科技顧問等社會職務。

研究方向

城市發展戰略規劃與管理、城市經濟學、中國城市化與城市管理、區域經濟理論與區域發展、統籌城鄉發展

學術作品

2000年以來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專著與合著

1. 《中國城市化與可持續發展》,主編,中國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2. 《城市經濟學原理》,副主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

3. 《廣州城市經濟與城市經營戰略》,副主編,方誌出版社2005年版。

4. 《中國區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合著,陸大道、葉裕民等,產業結構與區域發展,科學出版社2003.4。

5. 《區域經濟學教程》(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6. 《中國區域開發論》(專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年版。

7. 《中國城市化之路》(專著),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8. 《中國區域經濟學教程》,李京文主編,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學術論文

1. 城市化與新型工業化道路,紀寶成主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06》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2. 中國“十一五”期間城市化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與思考,《經濟學動態》,2006.7。

3. 中國城市化高速成長過程中的地方政府服務研究,沙安文、沈春麗,《地方政府與地方財政建設》,中信出版社2005.6。

4. 市場需求決定了中國必須推進重工業化過程,中國經濟時報2005.11.14。

5. 中國流動人口的行為特徵與城市化,《轉型期的中國人口----2000年人口普查國家級重點課題》,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社會科技統計司編,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年8月。

6. 中國土地儲備數量和周期的理論分析,陳卓詠、葉裕民,《中國土地科學》2005.4。

7. 建立高效產業體系,改革經濟適用房制度。《北京規劃建設》2005.2

8. 中國城市化高速發展過程中的CBD建設,《中國CBD》,2004年12月

9. 中國新型工業化與城市化互動機制研究,《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6。

10. 世界城市化進程及其特徵,《紅旗·文稿》,2004.8。

11. 中國城市經營:實踐錯位與理論闡釋,《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4年。

12. 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思考與對策,胡乃武,葉裕民,《理論前沿》2004.6p16-18;5.4千字。

13. 中國流動人口的特徵與中國城市化政策研究,葉裕民、黃壬俠,《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2。

14. 中國城市經營的理論研究,《現代城市研究》,2004.2。

15. 新型工業化與瀋陽大都市圈的重構,《遼寧大學學報》,2004.1。

16. 中部地區人力資源開發研究,黃壬俠,葉裕民《學習與實踐》,2003.12。

17. 《珠江三角洲產業結構升級與土地利用研究》,被收錄陳德升主編《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台灣)五南圖書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

18. 城市化與現代製造業發展,《大眾日報》2003年9月28日第3版。

19. 《關於中國經濟成長速度和質量問題的思考》,與程子林合著,李成勛主編,《競爭與戰略》,瀋陽出版社2003年5月版。

20. 《中國的城市發展與城市化》,韓國韓中社會科學研究會編,文集《理解當代中國》,韓國,Hanwool出版社,2003年10月,1.8萬字。

21. 《一個學者筆下的四大都市》,《中國留學生創業》2003年第六期。

22. 《全國區域經濟學學科發展研討會綜述》,〈經濟學動態〉,2003年第五期。

23. 《實現兩個轉變,建立一級土地市場》,《城市規劃》2002年第11期第41頁,8000字。

24. 《工業化弱質:中國城市化發展的經濟障礙》《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主要觀點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2年第5期轉載。

25. 《關於我國第三步發展戰略目標的思考》,《巨觀經濟研究》2002年第3期。

26. 《全國及各省區市全要素生產率的計算和分析》,《經濟學家》2002年第3期。

27. 《中國城市化的制度障礙與制度創新》,《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5期,全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轉載於《城市經濟、區域經濟》2001年第12期。

28. 《中國城市化的質量研究》,《中國軟科學》2001年第7期,全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轉載於《社會學》2001年第11期。

29. 《大連現代化國際性城市發展研究》,《財經問題研究》2001年第10期。《城市經濟、區域經濟》2002年第1期全文轉載。

30. 《中國區域貿易衝突的形成機制與對策思路》,《經濟地理》2000年第6期。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轉載於《地理》2001年第2期。

31. 北京沙塵天氣產生的原因及其治理,《環境管理與都市發展第十一屆研討會論文集》,P1-8,(台灣)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物管理研究所,2001年7月。

32. 《社會保障制度與城市化》,《城市問題》2001年第6期。

33. 《國定貧困縣酉陽縣考察報告》,(合著),《開發研究》2001年第4期。

34. 《找準城市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定位》,《人民日報·市場報》,2001年8月11日。

35. 《調整鄉域行政區劃,促進小城鎮規模化發展》,《城市開發》2000年第6期。

36. 《北京應成為21世紀中國知識經濟的中心》,(合著),《前線》2000年第2期。

37. 《論改革與完善地方政府的目標管理體制》,《統計研究》2000年第6期。

38. 《建立規範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促進西部大開發》,《開發研究》2000年第 2期.

39. 《中國區域管理體制創新與地方政府職能轉換》,《國際商報》(專家論壇欄目),2000年2月2日。

40. 《中國城市化滯後的經濟根源及對策思路》,《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9年第5期.主要觀點被《光明日報》1999年11月26日轉載。全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轉載於《城市經濟、區域經濟》2000年第1期。

41. 《我國中部地區內部差異及發展構想》,《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9年第2期,全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轉載於《城市經濟、區域經濟》2001年第10期。

42. 《未來20年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六大走勢》,《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1999年第3期。全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轉載於《城市經濟、區域經濟》2000年第2期。

課題研究

1. 2000年:重慶市酉陽縣發展戰略研究,主持,酉陽縣政府課題;

2. 2000年:大連市國際性城市發展研究,參與,大連實施政府課題;

3. 2000年:開平市發展戰略研究,參與,開平市政府課題;

4. 2000年:襄樊市石花鎮城市化之路,主持,襄樊市石花鎮政府課題;

5. 2001年:海淀區城市化過程中土地利用的資本運作模式研究,主持人之一,海淀區政府課題;

6. 2001年:俄羅斯落後地區開發研究,主持,國家巨觀研究院課題;

7. 2001年:深圳市寶安區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對策研究,主持人之一,深圳市寶安區政府課題;

8. 2001年:重慶科技產業開發區發展戰略研究,主持子課題,重慶科技產業開發區課題;

9. 2002年:清江公司流域開發中的政府職能定位,主持子課題,湖北省清江公司課題;

10. 2002年:晉江市城市發展戰略定位與城市競爭力研究,主持子課題,晉江市政府課題;

11. 2002年:北京市城鄉結合部社會轉型與利益調整,主持子課題,北京市社科基金重點課題;

12. 2002年:拉薩市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研究,參與,拉薩市政府課題;

13. 2002年:中國流動人口的行為特徵與城市化,主持,國務院人口普查辦課題;

14. 2002年:北京國際化大都市第三產業發展研究,主持子課題,北京市社科聯課題;

15. 2003年:廣州市經濟發展戰略與城市經營,參與,廣州市城市規劃局課題;

16. 2003年:中國經濟發展與城市化研究,主持子課題,中國工程院課題

17. 2003年:廣東三水市跨越式發展戰略對策研究,主持,佛山市三水區政府課題;

18. 2004年:北京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提高意向調查研究,主持,北京市首規委課題;

19. 2004年:青島市嶗山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支持人之一,青島市嶗山區政府課題;

20. 2004年:中國西部地區“十一五”城市化與城市發展規劃研究,主持,國務院西部辦課題;

21. 2004年:中國西部地區“十一五”期間法制建設研究,主持,國務院西部辦課題;

22. 2004年:西氣東輸的區域效應評價,主持,教育部211項目子課題。

23. 2005年:杭州市和諧城市發展的經濟研究,主持(子課題),杭州市政府

24. 2005:洞頭建設現代化濱海城市與城市品味提升框架研究,責任人,浙江洞頭縣人民政府。

25. 2006:上海磁懸浮列車發展的區域研究,科技部項目(子課題),主持

26. 2006:中國城市化高速成長過程中的統籌城鄉發展研究,主持,教育部21世紀優秀人才項目。

27. 2006:成都市城鄉一體化研究,主持,成都市商報課題

28. 2006:京津冀人口流動與統籌城鄉發展研究,主持,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課題

29. 2007:中國城市管理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主持,中國人民大學“985”工程自由探索項目

30. 2007:數位化城市管理的理論與實踐,主持,朝陽區政府

31. 2007:轉型期深圳科學規劃機制研究,主持,深圳規劃局

32. 2007:國內外新城建設的經驗與教訓,主持,深圳規劃局

33. 2008:深圳現代產業發展與製造業布局研究,主持,深圳規劃局、深圳貿工局

獲獎情況

1. 中國人民大學第七屆優秀科研成果獎(2000年)。

2. 2001年獲中共中央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第八屆“入選作品獎”, 作者之一。

3. 深圳市2003年優秀規劃設計三等獎(排名第二)。

4. 2002-2003學年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優秀獎。

5. 2004年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碩士(MPA)教學優秀教師。

6. 2004年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獎(合著)

7. 2004年中國人民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區域經濟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建設》)

8. 教育部21世紀優秀人才獎(2004)

9. 2004年北京市教育教學(高等教育)二等獎

10. 2006年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科研成果獎

研究專長

中國城市化與統籌城鄉發展規劃

城市經濟學

城市與區域發展戰略

兼任職務

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

全國城鄉規劃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國家開發銀行專家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兼城鄉規劃實施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常務理事兼城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北京市城市經濟學會副理事長
北京城市管理學會副會長
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特邀委員
南寧市政府顧問
成都市政府顧問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專家委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