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初

葉秀初(1864―1945)原名松元,號以行,人皆呼秀初先生,宋桂人。 直至1944年連灘淪陷,走避不及,被日軍打傷,卷洗回鄉,一代名醫從此殞落。 陳團長感其恩,愛其術,欲委以中校軍醫,隨軍執掌並傳術于軍醫,然為其婉言相拒。

葉秀初(1864―1945)原名松元,號以行,人皆呼秀初先生,宋桂人。在連灘懸壺60餘年,已是四代相傳。他11歲開始隨乃父葉啟華,,日間見習望、問、聞、切,並 脈象及論證施治之理,夜讀醫書至更深。15歲起,熟讀藥性湯頭,練習處方。19歲起,獨立治病。直至1944年連灘淪陷,走避不及,被日軍打傷,卷洗回鄉,一代名醫從此殞落。
葉秀初特長有“三”聞世,主要成就在中醫。連灘縱橫數十里無不知之,東西兩壩、上喬、千官、大方、白石、鎮安、南至大灣等地,多少病者其濟危扶。凡請其診治,只收診金,概無定例,隨病者之意,少者兩塊銅板,多則一隻雙毫不等,從無嫌意。對貧困者尤贈醫施藥。眾皆頌其德,愛其術,日求醫者門庭若市,下午3時以後,門診稍疏,每往外診,或謂之家庭病床,方橫十里以內,若非急症概不駕車打轎。不避寒暑,數十年如一日,不倦於業。20年初,陳銘樞任粵軍第一師團長與桂軍作戰時,曾率兵駐連灘,適時疫蔓延,軍醫無策,皆由秀初先生主治。後來陳團長亦罹病經其治癒,前後數10人無一失治。陳團長感其恩,愛其術,欲委以中校軍醫,隨軍執掌並傳術于軍醫,然為其婉言相拒。當地葉瑞龍晚年在連灘籌建中醫院,初暫設二甲街商會內,醫生10人,皆為義診,院方欲聘秀初居其首,秀初慨然許之,每值一周,周而復始,日診病百餘。其次,秀初的書法甚佳。余幼,竭磨墨拉紙之功,舉凡附近商號招牌,祠堂廟宇匾額,多出其手筆。羅定、都城、肇慶、梧州等地經商者多來索字,因愛其書藝,亦謂其所寫之招牌,皆丁財兩旺。
秀初亦善繪,所畫石、花卉,以自供粉壁,或贈親友,亦事雕刻,用核雕成“大聖棒桃”、“畫船賦詩”不等,串之以繩,晚年尤作佛珠。第三是武功,少師江如山,後以醫交友,多為戲班國技師父,頗有所成。
當年連灘無戲院,每招班演戲則在武帝廟(現鎮派出所前空地搭棚。某次,適該班武功師父與秀初數善,看戲間為歹徒縱火,秩序大亂,他與該班師父從火海中救出觀眾百餘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