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其通

葉其通,助理會計師,男,1957年5月出生,原在舟山市嵊泗縣信用合作聯社工作,現任職於浙江舟山普陀農村合作銀行業務發展部貸款管理中心。

基本信息

葉其通,助理會計師,男,1957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畢業於嵊泗成人中等學校,原在舟山市嵊泗縣信用合作聯社工作,現任職於浙江舟山普陀農村合作銀行業務發展部貸款管理中心,兼職舟山市會計學會會員,舟山市金融學會會員,舟山市金融會計學會會員,舟山市農村金融學會理事,嵊泗縣會計學會理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曾),當代改革發展理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員。
參加工作後,曾擔任信用社會計、出納、信貸和付主任等職務。聯社成立後,一直是聯社(農合行)機關的業務骨幹力量,經常主持或主審(稽)會計信貸審計(稽核)工作等。工作中有思路,有條理,並能逐一圓滿地組織實施,開拓性強,能創造性做好各項工作。
1991年他針對檢查發現的貸款結息不規範和隱患嚴重等問題,及時向聯社領導建議:“把貸款應收利息納入表外科目管理”,並執筆制訂了《信用社貸款應收利息表外科目操作方法》在全縣實施,這一辦法的實施,不僅使全轄信用社及時糾正了存在問題,從而緒住了漏洞,消除了隱患,還得到省農行檢查組的肯定與讚揚,認為有推廣價值,成為在省內首次把貸款應收利息納入會計表外科目核算和管理的聯社,1992年起,省農行將這一辦法在全省實施,正式將貸款應收利息納入了會計表外科目核算和管理。
1992年初,他檢查出轄內某信用社網點錯帳6989.21元,網點代辦員經領導思想工作後,當場交出這筆現金,從而挽回了信用社的經濟損失。為此,他執筆制訂了《管轄信用社對所屬並帳制信用網點交帳辦法及有關規定》在全縣實施,使基層信用社及網點的帳務管理更加規範化、制度化。上述兩點事跡還在全省稽核培訓班上進行介紹。
1997年他在省內首次償試信用社經濟責任制稽核,幾年來,經過這項稽核活動,有二位信用社主任晉升聯社主任助理,有十四位信用社主任連任,三位信用社主任免職,四位信用社主任降職,三位信用社副主任免職,四位信貸員晉升,五位信貸員連任,使稽核為完善信用社經營機制,為上級領導考核、選拔、任用優秀幹部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1999年他在市內首次開展信用社固定資產管理稽核。稽核中,他發現基層信用社在固定財產管理中存在很多各種問題,為此,他向領導匯報後,執筆制訂了《信用社固定財產管理辦法》在全縣實施,徹底解決了歷來固定財產管理制度不夠完整和沒有連續性的問題,把全縣信用社固定財產購建和管理納入制度化管理,規範化操作的軌道。也使稽核在既暴露問題,又參與制度建設,促進信用社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工作中他擅長結合具體工作搞調研,寫論文,運用理論指導實踐,思維縝密,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
1985年,他針對當時我國經濟形勢和金融業發展狀況,寫信給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領導,大膽提出刊辦“金融報紙”的建議,這個建議得到人行總行領導的肯定和讚揚,並被採納,同時還特意寫來了信函表示感謝。1987年5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經過二年多時間的積極籌備和努力,終於出刊了全國第一張金融業報紙-《金融時報》,鄧小平同志還專門為《金融時報》題寫了報名。
1987年,他針對近海漁業資源明顯衰退,近海漁船失控現象非常嚴重和盲目發展近海小機帆船的現象普遍存在等情況,就利用業餘時間開展調查研究,同年4月撰寫了一篇題為《發展小機帆船的新問題與對策》的調查報告分別寄給省市水產局領導。文章較早提出了“控制漁船發展,控制漁船捕撈強度,積極支持海水養殖發展,促進外海捕撈,推進遠洋作業”的觀點,文章揭露的問題和提出的觀點受到了省市水產局領導的高度重視與讚揚,省市水產局特意來函表示感謝,並把這篇文章分別發表在《浙江漁業》1987年第7期和《舟山漁業經濟情況》1987年第16期上。1994年浙江省外海漁業捕撈產業均獲得了大豐收。2001年國家出台了各種限漁政策:包括控制船隻發展、控制漁船捕撈強度、漁船採取準入和淘汰機制、漁業實行持證生產制等。使文章提出的觀點和建議不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超前性。
1996年4月,他撰寫了《農村信用社恢複合作制的幾個問題》的論文,該文發表在《中國農村信用合作》1997年第3期。文章較早提出:“國家對農村信用社的保值儲蓄貼補息的支出要進行適當的補助,以減少農村信用社的政策性虧損”的觀點,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積極將該文編入《中國社會科學文庫》(1998年)叢書。2003年6月27日國務院在《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中指出:“對虧損信用社因執行國家巨觀政策開辦保值儲蓄而多支付保值貼補息給予補貼。具體辦法是,由財政部核定1994-1997年期間虧損信用社實付保值貼補息數額,由國家財政分期予以撥補”。2003年11月14日國家財政部出台了《農村信用社保值儲蓄補貼辦法》(財金〔2003〕123號),對農村信用社1994年-1997年保值儲蓄貼補息的支出進行財政補貼,使文章具有較強的實踐指導意義。
1996年12月,他根據市農金體改辦關於撰寫“信用社監督保障工作思路”的指示,撰寫了《加強農村信用社的監督保障工作》的論文,該文對如何正確處理好業務經營與稽核(審計)、監察和保衛工作的關係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並就如何開展稽核(審計)、監察、保衛(當時為一個部門)工作等提出了很好的構想和建議,建議中提出:稽核同監察可以成為一個職能部門(有條件的也應單設),而保衛應另設一個科室。該文受到了市農金體改辦領導的高度讚揚,該文也於次年發表在《浙江農村金融》1997年第6期上,2004年浙江省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成立後,及時要求基層聯社單設審計部門,2005年全省農村合作金融的信用合作聯社和農村合作銀行均單獨設立審計部門和保衛部門。
2002年5月,他撰寫了《略論內部審計在金融監督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論文,該文分別發表在《2002中國金融文集》和《浙江審計》2003年第1期中。該文較早提出:“加強金融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的溝通與協作”的觀點,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2003年中國內部審計協會首次將“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的協調”編入了《中國內部審計具體準則》中。2004年浙江省信用合作社聯合社在制訂《浙江省農村信用社內部審計工作規定》中,也首次將“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之間的溝通”列入了其中。
多年來他撰寫了各種論文和調研文章、典型材料等80多篇,金融業方面的文章涵蓋了金融體制改革、信貸、會計、財務、經營管理、監督保障等,其中有50多篇在國內各級刊物上發表,如,
《商業銀行集約化經營中應處理好的幾種關係》刊於1996年《中國金融》第6期,
《農村信用社恢複合作制的幾個問題》刊於1997年《中國農村信用合作》第3期,《農村信用社合作制道路發展的關鍵問題與基本思路》發表在《2001中國金融論文集》上,並被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評為合作金融調研文章三等獎。
農村信用社會計工作方略》刊於1998年《中國農村信用合作》第2期,並獲浙江省金融會計學會優秀論文獎,編入《金融會計論文集》和1998年《中國改革發展文庫》。
《海島金融機構布局與海島經濟發展》發表在2000年《農村金融論文集》。
《農村信用社合作制道路發展的關鍵問題與基本思路》發表在《2001中國金融論文集》上,並被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評為合作金融調研文章三等獎。
《完善內審管理體系,增強自我約束機制》發表在《國際學術論壇》2004年第3期。
《戰略管理會計在金融業的套用》發表在《中國金融界》網2005年4月14日,被浙江省會計學會評為優秀論文三等獎。
此外,有30餘篇論文獲獎,其中10篇論文受到省會計學會、省內部審計協會、省金融會計學會等獎勵,20餘篇論文受到市政府、市縣會計、金融學會等獎勵,有20餘篇論文編入各類學術專著,有10多篇文章分別在省市各級金融工作會議上交流,有近30餘篇論文分別參加省、市各級金融學會、會計學會學術交流活動。工作三十多年來,多次被縣人民政府、市縣農行、市農金改辦、省聯社等評為先進工作者、金融紅旗手、優秀信息員等,1995年獲“全國農村信用社稽核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1996年他的業績編入《當代中國人才庫》,同時被編入《中華驕子》、《華夏英傑》等大型辭書,2002年被浙江省內部審計協會評為“1999年-2001年度內部審計先進工作者”,內審工作業績編入《浙江省內部審計先進單位、先進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彙編》一書。2006年業績又被編入《時代足跡·與時俱進的中華兒女》和《中國當代思想經典》大型辭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