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鱗薹草

落鱗薹草,屬於植物界,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又稱百合綱。鴨跖草亞綱(Commelinidae),莎草目(Cyperales),莎草科(Cyperaceae),薹草亞科(Caricoideae),薹草族(Cariceale Nees),薹草屬(Carex Linn.),復序薹草亞屬、印度薹草組,分布於中國大陸雲南省等地。花果期9-10月。產於雲南西北部(貢山縣);生於雜林下溝邊,海拔2300-2500米。模式標本采自貢山縣。

基本信息

特點

根狀莖較短。稈叢生,直立,高達1米,粗約3毫米,三棱形,光滑。葉基生和稈生,平張,寬5-7毫米,下面粗糙,上面光滑,邊緣生短刺毛,基部具暗褐色、分裂呈纖維狀的宿存葉鞘。苞片葉狀,與支花序近等長或稍短,具長鞘。圓錐花序復出,長約20厘米;支圓錐花序數個,疏鬆,輪廓為長圓形,長4-7厘米,寬2.5-3厘米,單生;支花序柄纖細,最下部的1個長12-14厘米,三棱形,近光滑;支花序軸銳三棱形,疏被短粗毛;小苞片鱗片狀,長圓形,長2.5-3.5毫米,頂端凹,具長約2毫米長之芒。小穗多數,疏生,微開展,全部從囊狀、內無花的枝先出葉中生出,雄雌順序圓柱形,長1-2厘米,頂生的1枚長可達3厘米;雄花部分與雌花部分近等長或稍短,有10餘朵花;雌花部分具2-10朵稍疏生的花。雄花鱗片長圓形,長3.5-4.5毫米,頂端凹缺,具短尖,淡褐色,具1條中脈,成熟時不脫落;雌花鱗片長圓形,長3-4毫米,頂端凹缺,具長達2毫米的芒,紙質,淡褐色,中間具3條脈,成熟後脫落。果囊狹橢圓形,微腫脹三棱形,長約5毫米,紙質,淡黃褐色,無毛,有多數脈,基部無柄,頂端漸縮成長喙,喙口斜截形。小堅果狹橢圓形,三棱形,長約2.5毫米,成熟時褐色,基部無柄,頂端具短尖;花柱基部膨大呈圓錐狀,柱頭3個。花果期9-10月。

簡介

種中文名:落鱗薹草
種拉丁名:CarexdeciduisquamaWangetFangexP.C.Li
科中文名:莎草科
科拉丁名:Cyperaceae
屬中文名:薹草屬
屬拉丁名:Carex
國內分布:產於雲南西北部(貢山縣);生於雜林下溝邊,海拔2300-2500米。模式標本采自貢山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