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經營特色

萬聖書園的經營特色透露出,書店不僅賣書,還賣文化和思想,在做商業的同時也表達著社會關懷和文化批判。萬聖書園是最早設三農問題專架的,對稱架是城市專架,特別是城鎮化、城市發展中的問題,居於兩者中的是環境與發展專架,與中國這些年的發展變化中最重要的問題相契合。
萬聖書園是知識分子公共讀物台。放一些認為必讀和最近關注的社會話題在書架上,比如會有稅的問題,比如會是蒙、藏、疆問題,最近就是30年改革反思問題,也就是作為公共知識分子應當關心和發言的問題,會隨著其呈現而擺出。
草創之初的萬聖書園,在法律上不屬於創辦者。按照當時的政策,民營資本想涉足圖書出版業,必須找一個國有單位掛靠。萬聖書園找到了某部委下屬的一家公司做主管單位,帶上了一頂集體企業的“紅帽子”。直到1997年,中共第十五大確認“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萬聖書園才摘掉它頂了4年的“小紅帽”。
2001年11月,集濃郁的皇城民間風情和精英文化傳統的成府老街不幸被拆遷,萬聖書園不得不第三次遷址至成府路藍旗營北大清華教師樓下,並由原來專營人文、社科、古籍、辭書等學術思想類圖書,擴展至藝術、文學、音像,以及精品工商管理等類圖書。經營面積由原來的80餘平米擴大到600餘平米,經營品種也由14000種增加到45000種。
特點
第一,它是一個賣書人站在買書人的立場開的一家店;
第二,它相信“路未絕,再堅持”的做事哲學;
第三,決不改初衷——用萬聖新主人概括的四個字是“幸福為學”。
搬遷歷史
萬聖書園的歷史中歷經3次搬遷。最早位於北京西北三環中國人民大學附近。1994年三環路改造,萬聖書園被迫遷址北京大學東門外的成府街巷內。2001年,成府老街再遭拆遷,萬聖第三次搬遷至現在的成府路藍旗營北大清華教師樓下。
2012年8月,萬聖書園12年租約到期面臨搬遷。
醒客咖啡廳

由來含義
在咖啡廳中有幅“是誰傳下這行業,黃昏里掛起一盞燈”的畫,萬聖書園的主人劉蘇里解釋了它的由來和含義:
“這句話是鄭愁予的詩,那幅畫是沈公沈昌文,向我們推薦的一本書《閣樓上的光》中的插圖。美國繪畫作家ShelSilverstein的《ALightintheAttic》是一部膾炙人口、發行量極大的作品。作品的第一張圖就是‘閣樓上的光’,配的詩是:‘閣樓上亮著一盞燈。雖然屋內漆黑,大門深鎖,我可以看見閃閃爍爍的燈,我明白那是什麼。閣樓上亮著一盞燈。我從屋外瞧見那燈火,而我知道你人在屋內……正在望著我。’我太太煥萍極喜歡這意境,在萬聖為《讀書》雜誌舉辦的二十五周年回顧特展上,她拷貝改造了《閣樓上的光》中的兩幅畫,並旁註了‘是誰傳下這行業,黃昏里掛起一盞燈’,作為展覽中某個單元的主題題目。當時反映就很好,撤展後,這幅被她改造的畫就一直擺在醒客。前一句,我想她取用‘行業’一詞,一定指的就是賣書這件事,但經她‘改造’,成了人人喜歡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