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妃宮,建於萬柳池旁,舊奉宋蒲田林願第六女、卒後屢顯靈於海上拯救溺海之人。元時海運漕糧,船人航海多敬禱以乞佑。元至元(1271-1294)間封天妃神後,建廟於沿海州縣。淮安約於明宣德(1426-1435)間改靈慈宮為天妃宮,為漕運祝厘福地。明萬曆癸巳甲午(1593-1594)之際,漕督劉東星捐俸興工建水亭,創木橋,名正廳為“君子堂”。堂額為淮人熊斗陽書。政事之暇,即與賓從游宴於此。時邑士紳家有遊船畫舫也聚集在萬柳池上。清康熙時又加封為天后,天妃宮又名天后宮。此時漕院施世綸又興工修葺,建兩儀亭於水中,橫橋數折,可直達三仙樓。三仙樓奉祀漢鍾離、呂純陽、李鐵拐三仙,不知始於何年。在三仙樓附近有掩鶴井。
“萬柳亭,在舊城西南隅。即萬柳池上亭也。昔年池上芰荷楊柳極多,為游宴之地。”(程鍾《淮郡典故》引《乾隆郡志·古蹟》)。萬柳亭子建在萬柳池上。
明清兩代,在淮安南門以西水門旁邊的萬柳池畔(今蒲葭巷天妃宮西南),有一座水亭花榭式的酒肆——清溪館。這裡環境優美,風景宜人,亭台倒影,綠柳垂依。清溪館構造精巧別致,雕飾玲瓏,巧奪天工。
萬柳池“古剎接峙,群水縈焉。煖水流香,榖紋自遠;炎風卷籟,鈞奏諧鳴;皓月生而星影倒垂,白雲交而寒光相射”,“小樓佛磬,晚火漁歌;幾片風帆,數點寒鳥。晦明變化,氣象萬千,蓋其景無窮。”(任瑗《游萬柳池記》)今天萬柳池水面古剎已不復存在,亭台水榭,也蕩然無存,但水面仍然是芰荷蒲葭。隨著淮安建設事業的發展,萬柳池“其景無窮”仍有重現的一天。
相關詞條
-
游萬柳池記
簡介萬柳池下幽遐瑰瑋[1]之觀...;、胭脂汪[3]、萬柳池,小水之佳者也。而萬柳池尤勝,西南傍城麓,古剎接峙,群水縈焉。戴君阜聞[...
-
萬柳堂
“萬柳堂”是屢見於記載的古代北京別墅名。最早是元代右丞相廉希憲在右安門外草橋建了一處別墅叫萬柳堂。後清初大學士馮溥慕其名,在廣渠門內建別墅,也取名萬柳堂...
舊志有三說 三說並兩說 後人的觀點 私人建宅院 筆定萬柳堂 -
柳市
柳市簡稱:郋,別稱:柳川、郋城。東臨樂清灣,南瀕甌江與溫州市區隔江相望,西接永嘉縣,北抵樂清市區,西北為國家級風景區——中雁盪山。廣義上的柳市指:柳市鎮...
概述 歷史沿革 地理地貌 氣候特徵 行政片區 -
菊池氏
菊池氏是藤原氏藏規流後裔,是從肥後國菊池郡的太宰少監藤原則隆開始的。則隆是藤原隆家之子。蒙古人侵入九州時,則隆作為隆家的副將隨同出陣太宰府。“大化改新”...
菊池氏簡介 參加倒幕和家督的戰死 菊池武重的時代 菊池武光登場 大保原合戰--武光的飛躍 -
游萬柳堂記
《游萬柳堂記》 是清代文學大家劉大櫆創作的一篇遊記散文。這篇散文第一段是敘述部分的前導,說明富貴人家修建林園別墅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中間兩段是記敘,以精練...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 -
萬
萬(拼音:wàn、mò),漢字,獨體字,由萬字骨刻文演變。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姓氏源流 部分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姓氏名人 郡望堂號 -
柳侯公園
柳侯公園位於廣西柳州市柳江北岸,是為紀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而建的公園,也是廣西最著名的名勝古蹟。它始建於清代宣統元年(1909年)。200...
歷史沿革 歷史發展 歷史人物 主要景點 公園榮譽 -
百柳詩
《百柳詩》的作者是明末清初河南新野縣詩人李青。明朝滅亡後,具有忠君愛國正統思想的李青曾投入反清復明的起義。抗清失敗後李青回到家鄉,終日“種柳讀書”。李青...
作者簡介 創作背景 詩集原文 後世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