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柳池

天妃宮,淮陰書院,萬柳亭,清溪館等。 “萬柳亭,在舊城西南隅。 萬柳亭子建在萬柳池上。

萬柳池景點包括: 天妃宮, 淮陰書院,萬柳亭,清溪館等。
天妃宮,建於萬柳池旁,舊奉宋蒲田林願第六女、卒後屢顯靈於海上拯救溺海之人。元時海運漕糧,船人航海多敬禱以乞佑。元至元(1271-1294)間封天妃神後,建廟於沿海州縣。淮安約於明宣德(1426-1435)間改靈慈宮為天妃宮,為漕運祝厘福地。明萬曆癸巳甲午(1593-1594)之際,漕督劉東星捐俸興工建水亭,創木橋,名正廳為“君子堂”。堂額為淮人熊斗陽書。政事之暇,即與賓從游宴於此。時邑士紳家有遊船畫舫也聚集在萬柳池上。清康熙時又加封為天后,天妃宮又名天后宮。此時漕院施世綸又興工修葺,建兩儀亭於水中,橫橋數折,可直達三仙樓。三仙樓奉祀漢鍾離、呂純陽、李鐵拐三仙,不知始於何年。在三仙樓附近有掩鶴井。
“萬柳亭,在舊城西南隅。即萬柳池上亭也。昔年池上芰荷楊柳極多,為游宴之地。”(程鍾《淮郡典故》引《乾隆郡志·古蹟》)。萬柳亭子建在萬柳池上。
明清兩代,在淮安南門以西水門旁邊的萬柳池畔(今蒲葭巷天妃宮西南),有一座水亭花榭式的酒肆——清溪館。這裡環境優美,風景宜人,亭台倒影,綠柳垂依。清溪館構造精巧別致,雕飾玲瓏,巧奪天工。
萬柳池“古剎接峙,群水縈焉。煖水流香,榖紋自遠;炎風卷籟,鈞奏諧鳴;皓月生而星影倒垂,白雲交而寒光相射”,“小樓佛磬,晚火漁歌;幾片風帆,數點寒鳥。晦明變化,氣象萬千,蓋其景無窮。”(任瑗《游萬柳池記》)今天萬柳池水面古剎已不復存在,亭台水榭,也蕩然無存,但水面仍然是芰荷蒲葭。隨著淮安建設事業的發展,萬柳池“其景無窮”仍有重現的一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