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革命烈士陵園

萬州革命烈士陵園

萬州革命烈士陵園於2002年建成對外開放,2001年4月30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是渝東地區規模最大、影響最寬、最具特色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成為各大中國小校德育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重要課堂。

萬州革命烈士陵園
黎明,每當晨曦初露,明亮的霞光就能最先映照到這裡,映照到巨大的黑色花崗石,鐫刻在石上的5034個烈士英名,在霞光中煥發出熠熠光彩。
這裡是個神聖的地方,祭供著曾經戰鬥在下川東大地上,為革命事業和人民幸福英勇獻身的烈士英魂,人們是多么地熟悉他們的名字:吳毅、李光華、李季達、王潤波、彭詠梧、江竹筠、庫里申科……
這裡是個幽美的地方,高高的太白岩巍峨而立,形成天然的屏衛,四圍松柏蒼翠,四季鳥語花香,無論是風和日麗,還是薄霧細雨的日子,都在莊嚴中透著肅穆,同時又暈染出一種澹靜的氣氛。
這裡是個休閒的地方,每一個清晨和夜晚都充滿歡樂。人們喜歡聚集在此,放開歌喉盡情歡唱,舒展身姿歡快跳舞,還有打球的,下棋的,擊劍的,練拳的……在這裡,充分展示著生活情態的真實。
這裡,就是英烈們的安息之所。
這裡,是萬州革命烈士陵園。
集中建園 擴大規模
1994年,原萬縣市人民政府做出決定:將所轄9縣1市三峽工程175米淹沒線下的901座(處)烈士墓(墳)、烈士紀念標誌,進行統一遷建,集中起來,興建萬州革命烈士陵園。經過反覆勘查,最終將烈士陵園位置確定,建在萬州主城區風景秀麗的太白岩下。
修建革命烈士陵園,是一件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偉大事業,萬州區自上而下全社會積極回響,全力支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區委區政府兩辦發出通知,號召全區人民為陵園基地建設捐款,捐款熱潮迅速掀起。
功勳卓著的張愛萍將軍,聞知萬州修建革命烈士陵園的訊息,欣然題寫了園名。老革命、忠縣藉著名作家馬識途,應邀欣然為烈士事跡陳列館題寫了館名。
1998年萬州革命烈士陵園在風景秀麗的太白岩下正式動工興建,2002年7月建成正式對外開放。陵園占地36畝,投資近千萬元,由紀念碑(亭)、大型英烈群雕、柱雕、英名牆、瞻仰廣場、烈士事跡陳列館等幾大部分組成。陳列館大樓建築獨特大氣,高26米、分三層,面積3500平方米,館內除序言廳外,設有4個陳列廳,陳列展線380米,其展出珍貴的烈士圖片、烈士遺物和歷史史料5200餘件。陳列以新穎、獨特、大氣的布展方式和較現代的陳列手段以及翔實的圖片史料,全面真實的展示了萬州各個革命時期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5000多名革命英烈的光輝業績。
2002年7月1日,萬州革命烈士陵園舉行隆重的開館儀式,萬州區黨政軍領導和專家學者、各界人士參加了儀式。他們向革命先烈敬獻花圈,參觀烈士事跡陳列館,瞻仰英名牆……那是對先烈們的一次虔誠祭奠,也是一堂深刻而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課。
從此,革命烈士陵園成為萬州市民經常光顧的地方。
改革開放 提高品位
萬州革命烈士陵園在2001年4月30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2005年7月被中共萬州區委、區政府命名為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被重慶市委、市政府納入全市六大重點“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十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2007年2月,被重慶市委、市府評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已成為渝東地區規模最大、影響最寬、最具特色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成為各大中國小校德育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重要課堂。2009年5月被中宣部評為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10年7月,被評為重慶市行風建設示範單位。
萬州革命烈士陵園為民政下屬優撫事業單位,現有專職、聘用人員十名,有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考核細則,人員培訓規劃和聯繫免費參觀辦法等四項基本制度,烈士陵園檔案、簡介、解說詞等宣傳資料齊全,有專兼職講解員隊伍,與周邊多所學校、駐軍部隊和街道社區建立了共建關係,定期聯繫並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共建活動。從2002年開館以來,接待前來參觀各界人士120餘萬人次,減免門票費用約150萬元。從2008年1月1日起,萬州革命烈士陵園開始免費對外開放。
2006年12月22日,重慶市紅岩聯線萬州分館在萬州革命烈士陵園正式開館,豐富了陳列館館藏,萬州革命烈士陵園也成為宣傳紅岩精神的一個視窗。2010年7月1日,萬州區紀委與萬州革命烈士陵園共建的廉潔館正式開館,該館以川東英烈廉潔事跡為主,用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事例警醒世人,成為我區廉政教育又一重要陣地。
為了讓烈士陵園最大化地發揮運用好教育功能,近幾年來,作為烈士陵園的直接主管部門,萬州區民政局對陵園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更加規範,基礎配套設施更加完善,教育手段不斷提高。因此,烈士陵園確立了“一個中心兩個點”的工作思路。一個中心就是,把最大限度地發揮烈士陵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作為陵園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兩個點”即是:其一,不斷完善陵園軟硬體設施,以紅色旅遊為依託,將烈士陵園打造成紅色教育、綠色休閒融為一體的基地,寓教於樂,讓市民在休閒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其二,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擴大陵園的社會影響,發揮其教育功能,於2007年開始了“愛我中華,愛我萬州”邊遠鄉鎮巡迴宣傳展,將烈士事跡陳列館變成移動的愛國主義教育陳地,與學校、社區、駐軍簽訂共建協定,並開建網上紀念館,方便烈士遺屬和市民祭奠,建立更新網站,以利民眾查閱相關資料,印製書籍、資料進行免費發放,迄今已發放30000多(冊)份。最近,又編寫了《萬州英烈》一書,免費發放到萬州區中國小,使英烈事跡家喻戶曉。
烈士陵園不斷進行積極和有益的探索,逐步實現了五個轉變:園容園貌,由不規則的松樹林自然植被向園林綠化、亮化、美化轉變;管理模式,由“看攤守業,坐等待客”向積極開發“紅岩聯線、紅色旅遊”,傳播先進文化,發揮教育陣地作用轉變;陳列手段,逐步向全景畫、聲、光、電,開設網上紀念館等高科技手段轉變;營造氛圍,由聖潔、莊嚴肅穆向寓教於樂,宣傳教育、休閒、遊覽,園林化、公園式多功能轉變;教育形式,由“坐等參觀”向“走出去、請進來”,與學校部隊開展“共建共育”,同社區文化、校園文化、軍營文化、鄉村文化相結合等。因此,陵園已完成紀念設施改建項目,並將逐步建成集九五圖書館、國防教育館及培訓基地、多功能教育廳、觀光接待中心等多功能、多方位為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讓來到這裡的人都能在一個環境清幽、資料齊全、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地方接受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