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萬學華,男,1979年12月出生。現為普興中學教導主任,曾擔任過學校 工會主席、團支部書記。任初三化學教學工作。
人物生平
2000年,他帶著對教育事業的追求和夢想畢業分配來到條件艱苦的普興中學任教。2003年又被提拔為工會主席兼團支部書記。
所做貢獻
萬學華同志在山區教育教學中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為山區教育教學做出了許多突出的貢獻:
紮實有效的課堂教學
自進入國中擔任化學教學後,為了適應國中化學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他認真鑽研《大綱》、鑽研教材,結合學生實際認真備課、上課。同時,向有教學經驗的教師請教,與化學組同仁一起討論教學中的難點突破問題。在教學中,他從學生實際出發,結合學生實際大膽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為了提高后進生的成績,他主動找學習困難的學生談心,與他們進行交談,解決他們的思想包袱,逐步培養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縮短師生間的差距,使之願意與老師接觸。同時,通過課堂教學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與表揚,使他們發現自己在學習化學上並不是沒有一點天賦、並不是一個無可救藥的學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並通過給他們補課縮短與“優生”間的差距,使他們從“學習後進生”向“優生”轉化。2001級1班學生王東億便是典型一例:開始,她是一個很不愛學習的學生,整天只知道玩,萬老師知道後,便耐心的開導她,給她做了很多的思想工作,使她逐漸轉變過來。萬老師還利用課餘時間給她補課,使她的成績逐漸提高,後來還考上了普通高中,現在已是一名光榮的大學生。為了提高教育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的質量,他堅持每堂課後寫教學小記,總結自己在教學中的成功之處,不足之處,把課堂中學生想到而老師沒想到的問題以及課堂中的教學“靈感”,學生提出的較好的證明,解題方法記錄下來進行認真的整理分析。力爭使每一堂課都做到生動、完善、深入淺出,使學生感到愉快、輕鬆而又學到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他也在這五年的教育教學中結出了累累碩果:
2001年,初三化學在全峨眉山市會考中排名第二
2002年,初三化學會考中排名第二
2003、2004學年學生在畢業會考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因此年度考核都被評為優秀。
2005初三化學在全峨眉山市會考中排名第二,發表論文《化學專題複習》和《化學實驗教學基本原則探索》,年度考核又被評為優秀。
求真務實的班務管理
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五年,他擔任五年的班主任工作,在班級管理上摸索出一套獨具特色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
1、加強班幹部的培養,形成良好班風:
2、鑄造“愛心”
3、以健全的制度抓住管理,以良好的習慣抓住學習,以真情的交流抓住情感,以豐富多彩的活動抓住興趣,以有效的形式抓住理想。
4、加強學生自主精神的培養
5、做好家訪工作
6、做好學生的心理諮詢“專家”7、深入到學生中去
8、抓常規促學風
9、樹立班主任形象,展現班主任魅力
10、做好對學生的評價
2002級1班,2003級2班2004級1班,當時全校比較難管理、“雜症”多、成績差的兩個班,在他的管理下,通過師生共同努力,班風轉變顯著,成績提高明顯。分別在2002年,2003年,2004年被評為峨眉山市先進班集體。在班主任工作中,萬老師真正做到了“用人格塑造人格,用心靈贏得心靈”。在班級管理中他取得顯著成績, 2004年8月,還被評為峨眉山市先進德育工作者。
成績斐然的教學管理
2003年,由於工作需要,他被學校提拔為工會主席,負責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這可使他感到肩上的擔子沉重了,任務艱巨了。作為工會主席他緊密團結全校教職工,積極配合學校,圍繞學校教育教學和創建開展工作,共同努力。加強了學校的民主管理,維護了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充分調動了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作為學校團支部書記,他結合山區特點,創造性地開展團隊工作。使全校團員的精神風貌得到全面改善。在德育工作上,他根據山區中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找到了一條山區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學校團支部被市團委評為“峨眉山市十佳旗團組織”、個人被評為“十佳團員幹部” 、“峨眉山市德育先進個人”、“ 峨眉山市工會先進工作者”。現在他又提升為學校教導主任,他說:我會努力的,我不會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我們都有信心看到他再創輝煌!
積極參加研究培訓
為了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教育教學水平,他不斷給自己“充電”,積極參加學歷提高培訓和各級教材培訓、新課改培訓, 2000年9月——至今參加全國自考的本科段學習。通過五年的艱苦努力,他逐步從一名教學“新手”轉變成一位很有教學經驗與教學能力的化學教師。他的課也受到教研員的肯定與稱讚。2002年11月,撰寫論文《後進生轉化初探》在在峨眉山市教育科研論壇評選中獲二等獎;2004年撰寫論文《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分別在峨眉山市和樂山市評獎。為了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他勇挑重擔,擔任了學校課題《課堂教學師生合作研究》主研,擔任校級校本教材編輯工作。
成績永遠屬於過去。他深深知道,跨世紀的進軍途中工作還很艱巨。面對這些成績,他更感到鼓舞與鞭策。但他深信:通過像自己一樣無數山區教師的默默耕耘,山區教育會走向更美好的明天。他用自己平凡的人生譜寫了教師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