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鎮[安陽市滑縣]

萬古鎮[安陽市滑縣]

王莊村 新莊村 張莊村

河南省安陽市滑縣萬古鎮

萬古鎮位於滑縣東南部35公里處,鎮域面積85.2平方公里,耕地9.8萬畝,轄42個行政村,5.3萬人,分漢、回兩個民族,以漢族為主,西鄰106國道,什老、四高、萬上公路在此交匯,自古以來就是滑縣東南部的交通樞紐和豫、魯交界地區的物資集散地。萬古鎮歷史悠久,古名“都隆集”,後稱“萬戶”,明初取“萬古長青”之意,改名“萬古”,在冢後村,九老營村現存兩處龍山文化遺址,清朝建有玉皇閣、天錫殿,現保存完好無損,終年遊人如織。隋末瓦崗軍起義領袖翟讓生於妹村,宋帝趙匡胤曾在此地長期活動。萬古鎮屬革命老區,冀魯豫軍區四行署烈士陵園建於此。

(圖)養雞鄉養雞鄉

萬古鎮自1996年撤鄉建鎮,1999年被確定為省重點鎮,鎮黨委、政府把小城鎮建設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主要措施來抓,堅持一屆接著一屆乾,一張藍圖繪到底。止於2002年的三年里,共累計投入城鎮建設資金6000多萬元,城鎮建成區面積達1.545平方公里,鎮區常住人口1.3萬人,先後榮獲了“中州名鎮”、省級“文明鄉鎮“等稱號,國家文明委命名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
 
鎮政府按照“布局合理,規劃科學,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總體思路,聘請安陽市規劃設計院對鎮區高起點、高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在多次論證的基礎上編制了《萬古鎮總體規劃》。2000年11月,安陽市政府組織有關專家實地考察,對規劃予以一致通過。通過修編,城鎮規劃區面積擴大到3.5平方公里,進一步明確了城鎮的性質、特色、規模和發展方向,較好地突出了開放型的前瞻性,實用型的系統性,發展型的特色性。體現了規劃超前和科學性,做到了規劃一步到位,避免了前建後拆。實現了分區規劃,按照現代城市標準,鎮區劃分了五個專業區,即行政區、商業區、工業區、居民區、公益區,使鎮區既便於管理又便於發展。體現了萬古特色,發揮了優勢,萬古鎮集市貿易十分繁榮,是全鎮經濟成長、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為突出這一特色,規劃設計中增大了商貿服務業所占的比重,設定了商業區,為繁榮市場、發展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
萬古鎮的優勢體現在:農業生產占的比重高,能夠以農穩鎮。萬古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鎮,糧食產量居河南省百強鄉鎮之列,2002年優質小麥種植面積7萬畝,還引進了櫻桃西紅柿、越冬甘蘭、洋蔥、大蔥、果蔗等新品種,糧經面積比已達60:40。畜牧養殖業發展勢頭良好,能夠以牧富鎮。2001年,全鎮雞存欄230萬隻,山綿羊存欄2.5萬隻,畜牧產值1.2億元,曾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畜牧業產業化先進單位”,連續多年被安陽市委、市政府命名為“農業特色鄉鎮(畜牧)”,萬興畜禽有限公司被確定為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鄉鎮企業逐步壯大,能夠以工強鎮。2001年,鄉鎮企業完成總產值3.89億元,國家大型一類企業安陽市長虹彩印(企業)集團實現產值2.8億元,完成利稅3000萬元。萬古鎮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距周邊市縣以上城市均在40公里以上,商貿服務業十分繁榮,了展迅速,能夠以商興鎮。集鎮六條主街道,有門店和固定攤位440餘家,流動攤位2800個,每年有27個集市大會,108個集,流通商品1000餘種,第三產業營業額2.2億元;依託供銷社、農機站、萬興畜禽公司、長虹彩印集團等單位,新建了生產資料市場、農機市場、畜牧交易市場、酒類批發市場等10餘個專業市場,帶動了相關產業,帶活了經濟。萬古鎮政府依據以上優勢,把萬古鎮的發展定位於工貿型,把畜牧業和鄉鎮企業作為主導產業,以糧食、農副產品、畜牧產品等原料為主,發展飼料、牛羊肉加工、綠豆面葉等產業,突出市場建設,以商貿加工帶動全鎮經濟發展,形成了具有萬古特色的發展模式。

(圖)萬古鎮滑縣萬古鎮

萬古鎮按照“一步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突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市場建設,實施老區改造,對鎮區內萬興大道、長虹路兩條主幹道進行了拓寬改造,建設橋涵2座,安裝了路燈50盞,綠化了規劃區內的主要街道,鋪設了排水設施,提高了城鎮品位;加快新區開發步伐,硬化了天錫路1000米,四高路新區段800米,拉大了城鎮框架。相繼建成了鎮政府綜合辦公樓、電信大樓、郵政大樓、信用社營業樓、電業大樓、交通大樓、新華書店等10餘幢標誌性建築,總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新建臨街門面房60多間,新開了商業一條街。實施了電網改造工程,實現了“同網同價”;接通了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使鎮區內居民看上了32套有線電視節目;電話裝機數量由1999年的2000部增加到5000多部,實現了“文明電話鎮”;實施鎮區電訊電力改造工程及冀魯豫四行署革命英雄事跡展覽館的建設。

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