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團概述
1954年1月成立了萊蕪縣民藝劇團,1956年改名為"萊蕪梆子劇團"。自建國以來,萊蕪梆子劇團挖掘、整理、改編、上演了傳統劇目384個,改編、移植、創作上演了現代戲260個,其中《送豬記》、《三定樁》、《紅柳綠柳》、《借閨女》晉京在中南海懷仁堂演出,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讚揚和接見。1977年《三定樁》赴廣交會為一百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友人演出。1992年6月,小戲《推媳婦》參加全國"天下第一團"展演並獲獎,該劇於2000年12月參加了全國部分省市農村題材小戲調演在長安大戲院演出,得到首都專家高度評價,並於2002年11月參加了全國"群星獎"優秀劇目展演在國安劇院演出,受到了李嵐清副總理親切接見。現代戲《正月十五雪打燈》獲1995年山東省"精品工程"獎。1996年,該劇在西安參加了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梆子戲優秀劇目交流演出",榮獲七項大獎。1997年,現代戲《雪野風情》獲山東省委宣傳部第四屆"精品工程"獎。1998年,現代戲《好兒好女》獲山東省委宣傳部第五屆"精品工程"獎,並參加了第六屆山東文化藝術節演出獲劇目一等獎,2000年榮獲第八屆"中國人口文化獎"二等獎。2002年,現代戲《大山魂》獲山東省委宣傳部第六屆"精品工程"獎,參加第七屆山東文化藝術節演出獲劇目三等獎。2004年,現代戲《釣魚人》獲山東省委宣傳部第七屆"精品工程"獎,參加第八屆山東文化藝術節獲演出獎。2005年7月,小戲《隨禮》、《嘶馬河畔》參加山東省地方戲小型戲曲新創作劇目會演分別獲劇目一等獎和三等獎。2007年現代戲《桃花白 桃花紅》獲山東省委宣傳部第八屆"精品工程"獎,2009年現代戲《汶水謠》獲第二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三等獎及第九屆山東文化藝術節優秀劇目獎,大型廉政劇目《兒行千里》獲山東省委宣傳部第九屆精品工程獎及第九屆山東文化藝術節新創作劇目獎。2010年《暖水袋 痒痒撓》獲全國第十五屆群星獎。
2005年4名優秀演員代表我市赴韓國訪問演出,實現了首次跨國交流2010年三名同志赴香港參加"中國梆子藝術展演"。
1990年劇團被文化部命為"全國編演現代戲先進單位",是全國現代戲年會會員團。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為"天下第一團"。2006年被列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1月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0年被國家
劇團地址
地址: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文化理念
戲曲精粹礪人,民族文化立團。劇種介紹
萊蕪梆子又名“萊蕪謳”,亦稱“靠山梆子”,1956年始正式定名為“萊蕪梆子”。她是全國戲曲中有獨特風格的地方劇種之一。《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1983年版)中有專文記載。萊蕪梆子的劇種起源有三種說法:一是由流行於魯西南一帶的梆子腔演變而來;二是由徽班傳授;三是由流行於魯西南一帶的梆子腔和徽戲結合而成。清乾隆五十五年 (1790年),安徽“三慶”等徽戲班奉調入京獻技。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後,徽班“老陽春”沿運河、順驛道流入泰安一帶,後在泰安西南程子寨定居。在此前後,陝西、甘肅一帶秦腔經河南流傳到汶上地區 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本地梆子腔。這種梆子腔粗獷高昂,比徽戲更加符合當地人的性格和趣味,影響不斷擴大。為爭取觀眾,以利自身發展,“老陽春”便吸收梆子腔的演唱風格,開始了新的藝術探索。
在演出活動中,歷代班社都是徽戲和梆子戲同班並存,隨著時間的推移,本地演員越來越多,受方言、習俗和民眾愛好的影響,徽戲的成份日益減少,以致絕跡。被徽班吸收的梆子腔遂演變成了獨具特色的萊蕪梆子。清光緒末年到抗日戰爭爆發,為萊蕪梆子的興盛階段,專業班社數量可觀,演出活動十分活躍,流行區域不斷擴大1950年後,專業萊蕪梆子劇團誕生。
萊蕪梆子的唱腔有三個較顯著的特點:一是高亢雄壯,明亮清新。除“哭腔”等個別情況外,很少有向低音區發展的現象。尤其是男聲的“立嗓”(用假聲翻高,俗稱“謳腔”),行腔清亮高亢,舒展流暢,餘音縈繞,氣勢宏偉。二是鏇律樸實,行腔流暢。唱腔鏇律,一般都是低起翻高,然後再往低處變化,出現“鏇律下行”的現象。沒有大幅度的鏇律變化和音符跳躍及較長的花腔拖腔,演唱起來節奏明快,如唱似說,樸實簡練。三是長於體現喜劇氣氛。近二十年來,劇團連續排演了《送豬記》《三定樁》《借閨女》《紅柳綠柳》《推媳婦》等富有喜劇色彩的劇目,把萊蕪梆子的唱腔特點發揮到了極致。
萊蕪梆子的表演生活氣息濃厚,生動逼真,氣氛熱烈。它的傳統表演程式,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一是粗獷豪放的誇張手法。如花臉,特別是二花臉的“推圓場”,威武勇猛,形象栩栩如生。二是樸實生動,強調真實。萊蕪梆子小旦的台步,酷似舊時農村少女,步稍大而節奏稍緩,頭到腳協調扭動,渾成一體,給人以親切、逼真、生動的感覺。三是邊唱邊舞,長於刻畫人物,營造氣氛。如在傳統戲《兩狼山》“困山”一場戲,悲壯激昂催人淚下。在現代戲《三定樁》中,陳大爺、陳大娘老兩口“歡歡喜喜楔木樁”一段,邊舞邊唱,音樂樸實,節奏歡快,表演活潑,氣氛熱烈。《紅柳綠柳》中,紅柳、金書記等四人“拐磨子”一場戲,三次拐磨風格各異,動作真實,唱腔優美,人物性格躍然台上。
萊蕪梆子的伴奏樂器為傳統“三大件”: 大胡琴,俗稱大提琴;八棱月琴和三弦。為克服樂隊音色高、嗓尖的弱點,今已去掉三弦,增加中音板胡,組成了新的“三大件”。其它伴奏樂器有笛、笙、二胡等。1974年起,還將西洋樂器中的大貝司、大提琴、黑管、長笛等列樂隊編制,增強音域厚度,改善音色質量。
萊蕪梆子班社。道光三十年 (1850年),今泰安郊區程子寨村的老陽春班成立後,出現許多班社活動在泰安 萊蕪和新泰一帶,演出延伸到日照、平陰、臨沂、濟南等地。其中較著名的有老陽春班、小陽春班、長順班、吉慶班、恆盛班、小長順班、富盛班等14個教育社。
名角一覽
萊蕪梆子歷代知名演員,大都受過三年以上科班訓練,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四功五法具備紮實的基本功。生、旦、淨、末、醜,各類門頭的演員都有適合自己特點的劇目。“小陽春班”演員魔旦子(亦稱“末囊子”),是萊蕪梆子祖輩演員的代表人物,姓陳名福慶,今新泰固山人。因生活所迫,不滿十歲時,就偷跑到章丘“小陽春班”跟班學戲。因其聰明伶俐,虛心好學,不久收入科班,學習花旦。他學戲認真 功底紮實、唱做俱佳,唱腔和表演都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尤工閨門旦,拿手戲是《虹霓關》《打櫻桃》《荷珠配》等。至今民間還流傳有順口溜:“孩子孩子你別哭,一會就出來你‘魔旦子叔’;‘跑斷腿,磨破腳’,還不知趕上‘魔旦子’出角不出角。”據傳一位村婦聽說“魔旦子”登台了,抱起孩子就往劇場跑,不留神在南瓜地里絆了一跤 到劇場一看,自己懷裡抱的卻是一個南瓜。由此可見,陳福慶高超的藝術魅力。歷代著名科班優秀演員還有:老陽春班的彭鍾熙,外號彭黑子,工大花臉;小陽春班王佐汀,今萊城區羊里鎮付家莊人,工小生、花臉,舞台經驗豐富;長順班的胡宗立,外號胡大彩,萊蕪東關人,工紅臉,拿手戲為《八寶珠》;吉慶班的段洪彪,藝名洪福外號“段四子”,今鋼城區顏莊人,工紅臉,拿手戲為《打漁殺家》;恆盛班的張鳳水,藝名張春梅,外號“南瓜紐子”,今萊城區口鎮林馬村人,工小旦,拿手戲為《打櫻桃》《小上墳》等。小長順班的孫玉才,藝名盛隆,外號“小白孩”,今新泰市東都鎮人,工二花臉;富盛班的李金標,藝名富恆 外號“蒜窩子”,今萊城區口鎮西街人,工二花臉,演張飛戲最為拿手;慶豐教育社的胡慶松,今泰安夏張人,工紅臉,拿手戲為《兩狼山》《哭頭》《四進士》;興華班的趙興傑,外號“趙二子”,工紅臉,萊蕪東關人;繼慶班的高傳福,藝名高繼安,新泰果都浮丘人,工老旦。新吉慶班的張登貞,藝名張吉雷,萊城區大王莊鎮前張街人,工二花臉,拿手戲為《兩狼山》,扮演楊七郎。
萊蕪梆子劇團知名演員有四代藝術人才組成:以張克學為代表的1956代,以孟君蘭、李桂英為代表的1970代,以李偉為代表的1988代,以亓輝為代表的1993代,連同新生代,五代同台演出,至今仍有演職員70人。50餘年來,參加全國、全省的大型文化活動、藝術交流多達上百次。1977年“萊蕪梆子劇團” 重建後,先後參加了文化部組織的全國“天下第一團”優秀劇團展演活動。創作了《紅柳綠柳》《推媳婦》《正月十五雪打燈》《雪野風情》《好兒好女》《大山魂》《釣魚人》等一大批優秀劇作,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編演現代戲先進單位”“天下第一團”。
萊蕪梆子一批著名劇目拍成電影或獲大獎。劇目《三定樁》,1976年3月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成電影片在全國上映。1977年4月為參加第42屆廣交會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賓演出,曾用5種文字翻譯唱詞。劇目《借閨女》,參加山東省慶祝建國30周年獻禮演出,1980年4月,由山東電視台拍成電視片,同年10月,被中央電視台選為大聯播節目向全國播放。劇目《紅柳綠柳》,1982年1月晉京,在懷仁堂 人民大會堂等地匯報演出。1982年4月搬上銀幕,在全國公開放映。劇目《推媳婦》,參加文化部舉辦的“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展演”,獲優秀劇目、演員一等獎;獲山東省首屆藝術節劇本、導演、演員、作曲、演出一等獎 後更名為《回娘家》,作為全國“群星獎”優秀劇目晉京展演。劇目《正月十五雪打燈》,1996年獲山東省第四屆“精品工程”獎。1996年12月參加“全國梆子戲劇種新劇目交流演出”,共獲劇目獎、優秀編劇獎、優秀表演獎及表演獎等六項獎。劇目《好兒好女》,1998年參加第六屆山東文化藝術節匯報演出,獲15個獎項,1999年獲山東省第五屆“精品工程”獎。劇目《大山魂》,2001年參加第七屆山東文化藝術節匯報表演,獲劇本創作一等獎,並獲導演、舞美、燈光、音樂、表演等多項獎;獲山東省第六屆“精品工程”獎。劇目《釣魚人》,參加第八屆山東省文化藝術節匯報演出,獲編劇、作曲、表演、舞美、燈光等多項獎;獲第七屆山東省“精品工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