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萊比錫戰役
Leipzig,Battle of

拿破崙一世於1813年5月與第六次反法聯盟交戰。經6~8月的短時間停戰後,開始了秋季戰役。8月27日,法軍在德勒斯登戰役中告捷,但由於奧地利和瑞典加入反法聯盟,法軍被迫撤退。10月3日,普魯士將領G.L.布呂歇爾·馮·瓦爾斯泰特和A.W.A.N.von格奈森瑙統率的西里西亞軍隊渡過易北河後,形成對法軍的包圍。為阻止反法聯軍的會合,拿破崙一世集法軍於萊比錫。16日在中部的瓦豪村發生激烈戰鬥,但反法聯軍占領瓦豪和林德瑙的企圖未獲成功。下午2時,拿破崙一世開始反攻,為聯盟軍隊所阻,法軍在萊比錫北部的莫肯村的進攻也被擊退。17日,俄軍和瑞典軍到達,聯軍人數大大增加。拿破崙一世建議談判,但遭拒絕。18日,聯盟軍隊集中攻擊萊比錫外圍,萊茵聯邦的薩克森步兵和炮兵投向反法聯盟。19日上午,拿破崙一世開始向林德瑙方向撤退,由於埃爾斯特河上的橋樑被炸毀,法軍後衛及傷員被困在萊比錫城中,經過艱苦巷戰,萊比錫最終落入反法聯盟手中。
歷史意義
萊比錫戰役是拿破崙戰爭中最激烈的戰役。戰鬥中反法聯盟方面喪失約5.4萬人,法軍約死傷3.7萬人。會戰的直接結果是拿破崙一世在德意志的統治最終崩潰,萊茵聯邦解體。 此後,反法盟軍乘勝追擊,兵臨巴黎城下,巴黎守軍投降。1814年4月,拿破崙不得不退位,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爾巴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