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叉鼻魨

菲律賓叉鼻魨

菲律賓叉鼻魨 ,魨形目,體呈圓筒形,被覆由鱗片特化的細棘;口小。魚體背部為淡黃或淡棕色,具8~20條深褐色縱紋;腹部乳白。尾鰭圓形。 分布 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北及西部海域。

基本信息

分布

菲律賓叉鼻魨菲律賓叉鼻魨

本魚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中國、台灣、越南、菲律賓、印尼、紐幾內亞、澳洲、斐濟、關島、夏威夷群島、萬那杜、索羅門群島、馬紹爾群島、東加、薩摩亞群島等海域。

深度

水深1-17米。

特徵

本魚體呈圓筒型,被覆由鱗片特化成的細棘;口小,魚體背部淡黃色或淡棕色,具8-20條深褐色條紋;腹部乳白,尾鰭圓形,背鰭軟條9-11枚;臀鰭軟條9-10枚,體長可達31厘米。

生態

本魚屬於廣鹽性的魚類,幼魚常在河口區、紅樹林或海草繁盛的區域活動。成魚喜愛在沙泥底質區覓食,屬肉食性,以小型底棲動物為食。遊動緩慢,受驚嚇時會吸入大量空氣將身體漲成圓球狀。

經濟利用

本魚禁止食用,其卵巢和肝臟有河豚毒素,皮膚和腸也有毒。多做為觀賞魚。

習性:

幼魚常在河口區、紅樹林或海草繁盛區活動,屬廣鹽性魚類。成魚喜愛在沙泥底質地區覓食,肉食性,以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遊動緩慢,受驚嚇會泵入大量的空氣或水,將魚體漲大成圓球狀,以嚇退掠食者。

附記:

含劇毒的四齒豚毒(Tetraodontoxin),為神經性毒。

盤點魨科的魚類之一

魨科是熱帶海魚的一個科,包括各種魨,它們同海洋中的太陽魚及其他幾種有關魚類一起,構成一個愈頜類(固頜類)的明確的亞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