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菩提心[佛教用語]
菩提心的本體就是利益一切眾生、讓他們獲得如來正等覺果位的希求心,《現觀莊嚴論》中所說:“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求無上菩提之心。又稱無上菩提心、無上道...
定義 定位 由來 本體 分類 -
菩
菩,pú,字從艹從咅,咅亦聲。“咅”意為“擁護或反對”,引申為“聚攏或散開”。“艹”與“咅”聯合起來表示“把草聚攏或扒拉開”。本義:把草聚攏做成席棚。特指:席棚。
編碼信息 漢字釋義 English 古籍解釋 -
金剛薩埵心咒
金剛薩埵心咒就是“嗡 ōng 班bān 札(爾)zhā er 薩sa 垛duǒ 吽hōng. ”。又寫作:“唵班雜(兒)薩朵吽”。讀音參考梵文專家蔡文瑞...
簡介釋義 心咒註解 修法講記 -
薩
薩 sà 【名】 佛教用語,即菩薩〖Bodhisattva;Buddhistidol〗。也稱“菩薩”,即大士,大菩薩);薩般若海(指極樂世界) 姓。東鄰...
基本內容 基本字義 詳細字義 英文翻譯 方言集匯 -
金剛薩埵
金剛薩埵,音譯縛直囉薩怛縛摩訶薩怛縛,譯名執金剛,持金剛,金剛手,金剛手秘密主,金剛薩埵,金剛手菩薩摩訶薩,金剛手薩埵摩訶薩埵等。薩埵者有情之義,勇猛之...
簡介 含義 咒語 修法儀軌 -
金剛薩埵佛
金剛薩埵佛是普賢王如來的法身。梵名為 Vajra-sattva ,其梵名前半 vajra,音譯縛日羅,即金剛之義;梵名後半 sattva ,音譯薩埵,為...
簡介 佛學大詞典 -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 (梵文 ),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曾譯為遍吉菩薩,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徵著理德、行德,與象徵著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薩相對應,同為釋迦牟尼佛的...
正文內容 名稱由來 普賢行願 普賢十忍 聖祝儀軌 -
菩提留支
菩提留支一作菩提流支,意譯道希,北印度人。他是大乘瑜伽系的學者,得到世親直系的傳承(依《金剛仙論》所說,留支是世親四傳弟子)。他不但深通顯教,還熟悉當時...
人物經歷 人物創作 -
薩[漢字]
薩 sà 【名】 宗教用語,即菩薩〖Bodhisattva;Buddhistidol〗。
基本字義 詳細字義 古籍解釋 常用詞組 英文翻譯 -
金剛薩埵百字明
金剛薩埵百字明又稱“百字明”、百字真言或金剛百字明。百字明是金剛薩埵淨罪法中所持之長咒,加行十萬遍即指對此咒之誦持。百字明咒可洗淨我們的罪障,讓我們得到...
經文注音 原文注釋 經文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