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菖[菖,讀音作chāng(ㄔㄤ)]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文化之端午節,屬於以端午圖騰信仰為氏。據史籍《左傳·僖三十年》記載:“文王嗜昌歜”。在史籍《呂氏春秋》中也記載:“冬至後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於是生者也。”古代所稱的“昌歜”,即菖蒲葅,也就是菖蒲的根,古人稱切為四寸長者為葅。“昌歜”就是“菖歜”古人云:“曾晳嗜羊棗,文王嗜昌歜。”後有成語“羊棗昌歜”,專門用來比喻人之癖好。菖蒲是多年生天南星科挺水草本,葉出自地下根莖,線形劍狀,野生葉長可至一米二,葉寬可達兩厘米半,兩面的中肋隆起。肉穗花序可達八厘米長,花被六枚,雄蕊六枚,雌蕊柱頭單一。菖蒲是中醫傳統入藥植物,味辛溫,入心、肝經。功能化痰濕、開竅、和中辟濁。中醫傳統用來治療痰濕蒙蔽清竅,或高熱引起神昏,及癲狂,痴呆,耳鳴耳聾,噤口痢,風寒濕痹,咳逆上氣,明耳目,治失聲,癱瘡,通淋。另外菖蒲還有兩項特別的功能:一是能夠抑制胃腸異常發酵辟濁止痛,就是治療胃腸漲氣疼痛;二是用袋盛浸酒,可治腎虛耳鳴。但和所有的天南星科植物一樣,日服用量不得超過三錢(十五克),多食會中毒,主要症狀表現為對皮膚、口腔、腸胃道和泌尿系統的過度刺激和傷害,如皮膚紅腫、發炎、糜爛、黏膜刺激、嘔吐、腹瀉、尿血等。新鮮菖歜脆生生的,有點似荸薺,多嚼口中微有辛辣感,但沒有荸薺的甜味。許多人以為是周文王姬昌喜愛吃昌歜,其實《左傳》中記載的根本不是周文王,周文王所居之周地根本就沒有菖蒲這種南方植物,而是楚文王熊貲,他非常喜愛嚼食昌歜。楚文王十四年(公元前676年)秋,楚文王攻巴不逮,令尹不許其回國,楚文王無奈,在第二年(公元前675年)農曆6月回攻位於淮河上游的黃國,勝後撤兵將至郢都時,在一個名為淵(今河南內黃)的地方暴病而死,估計就是食用“昌歜”過量而累積中毒而亡。自古以來,在江南楚文化中,在每年的端午節都要在家門框上方懸掛用蒿艾和菖蒲綑紮的植束。楚人認為,蒿艾是神,菖蒲是刀,端午節在家門前掛上一束,可以驅邪斬魔,家道昌盛。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全年四大節之一。農曆5月陽氣至旺,是毒月,5日是毒日,5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因此古人將端午節又稱作“五月端”。農曆5月是一年中整個熱天的開端,毒蟲蛇蠍開始活躍,鬼魅魍魎也會猖獗,這些都會給人特別是會給無所顧忌又無抵抗能力的孩子帶來災難,所以必須在農曆5月端這天集中地為孩子消災防毒。也有說法,說是為了紀念人類始祖女媧,“媧”與“娃”同音,因此,人們又把端午節說成是“小孩節”或“娃娃節”。過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部分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畲族、拉祜族、水族、納西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仡佬族、錫伯族、普米族、鄂溫克族、裕固族、鄂倫春族等少數民族也過此節,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紀念女媧說等等,諸說皆各本其源。據近現代學者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中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以及諸多專家考證,端午節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楚國的屈原祭祀節日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2005年11月24日,韓國申請“端午祭”,居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韓國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此一來,中國人居然兩千年來一直在過“韓國的端午節”——這是對整箇中華民族的極大諷刺,也是中國政府對中華文化遺產嚴重缺乏保護意識的一次及其深刻的教訓。
由於端午節根本就離不開菖蒲(韓國地域亦無自然生長的菖蒲),紀念屈原的粽子也是由菖蒲葉所包,因此楚國有許多人皆以菖蒲為姓氏,稱菖氏、蒲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妊姓,出自五代十國時期昌氏後裔,屬於避難改姓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分為四母所生,分化成十二個胞族,分別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妊、僖、嬽、依,昌氏是其中妊姓的後裔子孫,其氏世代沿襲至今。分自妊姓的昌氏人家,後來主要繁衍於河南的汝南和山東與江蘇交界的東海一帶,根據史籍《萬姓統譜》的記載,中國的昌氏、菖氏要數嶺南地區最多,就是現在的兩廣地帶。該支菖氏,當為唐朝末期至五代十國戰亂時期為避戰亂,在“昌”氏字上加“艸”字頭,改為同音“菖”字所致。
遷徙分布
菖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則未列入當局“內政部”民政總署在2005年(民國九十四年)2月28日對台閩地區姓氏進行的統計程式,多以汝南、東海為郡望,主要分布在兩廣地區和江蘇省的徐州地區。郡望堂號
郡望
汝南郡:西漢高祖劉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縣、上蔡縣、平輿縣、項城縣一帶地區,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輿(今河南平輿)。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為汝寧府,成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於此,稱崇莊王,在此傳十一世。清朝時期仍為汝寧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廢府,改為汝南縣。民國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導專員公署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曾設汝南專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併於汝南縣。現為汝南縣即汝南縣城,隸屬駐馬店地區。東海郡:亦稱郯郡、海州。東海郡在歷史上有三處:①治所在郯邑(今山東郯城),後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朝時期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戰國時期為越國所滅。秦朝時期始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秦、漢之際曾稱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鄭城一帶,治所在郯城縣北部;西漢時期下轄三十七縣,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一帶地區。②東晉時期置於海虞縣(今江蘇常熟)的東海郡,後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臨沂縣、江蘇省贛榆縣南部、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江蘇省邳縣東部和江蘇省宿遷縣、灌南縣北部一帶地區;唐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縣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復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朝末期復置郯城縣,明、清兩朝之後縣域有變,但縣名未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其地隸屬山東臨沂地區。③南北朝時期的東魏及後來的隋、唐諸朝時期,以海州為東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蘇連雲港海州鎮),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一帶地區。
堂號
汝南堂:以望立堂。東海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