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莫非命也,順受其正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 盡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作品譯文
孟子說:“一切都是命運,順應它就承受正常的命運。所以知 道命運的人不站在危險的牆下。盡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 正常的命運;犯罪受刑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非正常的命運。”作品讀解
一切都是命運。用我們今天通行的看法,這似乎是一種消極的宿命論思想。但 實際上,孟子的立足點是在“順受其正”上,順理而行,順應命 運,也就承受正常的命運,沒有什麼神秘的地方了。怎樣順應呢? 比方說,知道命運的人不站在危險的牆下,這不難做到吧?為什 么不站在危險的牆下?因為你明知道它有倒塌的危險。同樣的道 理,明知道打家劫舍,殺人越貨,走私販毒,貪污受賄是鋌而走 險的,你是不是還要往上靠呢?不往上靠是知道命運的人,是 “順受其正”的人。往上靠則是不知道命運,不“順受其正”的人。 所以,其結果,“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征格而死者,非正命也。’ 一生做自己應該做的事,走正道;行正義,也就是正常的命運;相 反,如上所說,犯罪而死,則死於非命,不是正常的命運了。
由此可見,在孟子這裡,命運的確沒有什麼神秘,不過是順 其自然,順其正理罷了。
就一般情形而論,說到命運,二十歲以前的青少年不會有什 么感覺,無動於衷。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的青年人多半對命運不 屑一顧或者持否定態度,因為他們青春煥發,生命力蓬勃向上,對 自己,對前途都充滿了信心,每天清晨的太陽都有所不同,每天 的生活都有新的內容,奮發向上是他們生命的主鏇律。四十歲以 上可就不同了,所謂人到中年,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論語·為政》)但對於現代人來說,“不惑”與“知天 命”似乎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一旦“不惑”,也就“知天命”了; 或者反過來說,正因為“知天命’了,才談得上“不惑”。其實, 孔子自己也說過:“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論語·子罕》)可見,四十、五十的確是個劃分不清的年齡段. 或許個體的情況有所不同,對有些人來說,知天命要早一些,對 有些人來說,則要晚一些,而這又決定於他們各自的人生經歷與 境遇。總起來說,人到中年萬事休,命運的影子也就不知不覺地 爬上心頭,不由得你不信。這時,回顧自己半生之所為,少年時 代的理想與夢幻,青年時代的奮鬥與血汗,怨天尤人是沒有用的, 悔恨遺憾也是徒勞的,明智之舉,還是接受孟子的說法:莫非命 也,順受其正。這樣,或許多少會有所慰藉,有所解脫而腳踏實 地,問心無愧,清灑自如地走完人生的下半截路程吧。
作品出處
《莫非命也,順受其正》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週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